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张店镇

张店镇

①金置,属平陆县。在今山西平陆县北张店镇。

②金置,属淄川县。今为山东淄博市驻地。


(1)在山西省屯留县西部。面积294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张店,人口 1820。因姓氏得名。1949年为屯留五区,1956年改张店乡。1958年属上游公社,1959年析置北张店公社。1960年改名张店公社,1984年改镇。2000年八泉乡、宜林乡、丈八庙乡并入。绛河横穿镇境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林产品及畜产品。县粮食主产区。为县西部重要集镇。309国道经此。(2)在山西省平陆县北部。面积115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张店,人口 3300。有张姓在此驿路旁首开店铺,名张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四年(897年),“河东将李嗣昭败陕兵于猗氏,又败之于张店,遂解河中之围”,即此。其地“南扼颠��,北控盐坂,向为南北孔道”(《大清一统志》解州关隘张店镇引《平陆县志》)。宋、金以后置张店镇,属平陆县。1949年属第四区,1953年设张店乡,1958年属飞跃公社,1961年析置张店公社,1984年改镇。产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。有机修、面粉、白灰、食用菌等厂场。为平陆、夏县二县交界处的集贸中心。209国道纵贯镇境。东古城村古迹有古虞国都城遗址、汉墓壁画。(3)在江苏省灌南县西北部。面积42.7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张店,人口 1600。早年张姓曾在此开旅店,名张家店。一日有海州州官路过此地,宿于张家店,此后名气陡增,张店之名逐渐演变为聚落名。1949年设张店乡,属灌云县新安区,1958年划归灌南县改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87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稻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。有电线、轧钢、绒绣等厂。有公路通县城。古迹有汉墓遗址。(4)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东南部、丰乐河上游。面积145平方千米。人口4.7万。因张姓聚居开店成集得名。1949年设张店乡,1958年建公社,1983年复设乡。1984年置张店镇。1992年白塔寺、左大桥、太平桥三乡并入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、芝麻等。有林、茶业。有磷肥、砖瓦、农机修配、农副产品加工等厂及鱼苗站。六毛公路经此。(5)在河南省唐河县西部。面积162.5平方千米。人口9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张店,人口 2550。元末张姓在此开设饭店,得名张家店。清末简称张店。1950年设乡,1962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5年改镇。产小麦、棉花、花生等。有电扇、面粉、棉花加工、印刷、猪毛加工等厂。唐新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汉王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善化里

   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善化镇。清康熙间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 1: 善化里 “离府治二十五里” (高拱乾 《台湾府志》 作 “离府治六十里”)。

  • 挞吉那国

    故地或以为在今印度半岛西部沙漠地区,或以为在今伊朗法尔斯省沿海塔黑里一带。元汪大渊 《岛夷志略》: “挞吉那,国居达里之地,即古之西域,山少而瘠,气候平热。”

  • 双阳山

    即今福建泉州市北朋山岭。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:双阳山“在晋江县(今泉州市)北十里,与南安县接界。郡城望之,微有大小, 曰大阳、小阳,南望之则两山并峙。一名朋山”。

  • 阿林县

    西汉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南油麻镇。唐属绣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东南。属郁林郡,至隋因之。唐属绣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并入桂平县。

  • 马冢山

    在今陕西眉县东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渭水又东径马冢北,诸葛亮与步骘书曰:马冢在武功东十余里,有高势,攻之不便,是以留耳。”

  • 南乡千户所

    明万历六年 (1578) 置,属广东都司。在今广东云浮市西北三十里南乡圩。后废。明万历五年(1577年)置,治今广东省云浮市东北南乡圩。属广东都司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废。

  • 嘉明镇

    即今四川泸县北嘉明镇。明 《泸州志》 引南宋 《江阳谱》: 本州惠民乡三里第二十五都有 “嘉明市”。清雍正七年 (1729) 于此置巡司。民国设县佐。在四川省泸县北部偏西。面积46平方千米。人口4.1

  • 黄谷

    当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。《晋书·沮渠蒙逊载记》: 南朝宋永初元年 (420) 欲伐西凉,引兵攻西秦浩亹,潜还,“乃露布西境,称得浩亹、将进军黄谷”。即此。在今甘肃省永登县南。南朝宋永初元年(4

  • 次赕

    唐南诏置,属拓东节度。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南二十九里腰站。元与罗部合设罗次县。

  • 鸟飞州都督府

    唐龙朔元年(661)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摸达城(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瓦罕),后徙治塞迦审城(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喷赤河西岸伊什卡什姆)。8世纪中废。唐龙朔元年(661年)置,治护密多国所治摸廷城(今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