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张桓侯庙

张桓侯庙

俗称张飞庙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城外长江南岸飞凤山麓。祀三国蜀汉名将张飞。飞死后谥桓侯,故名。明嘉靖《云阳县志》卷上:张桓侯庙“在治江南飞凤山隅。汉末建。元顺帝敕修。国朝重修,嘉靖十八年知县杨鸾、主簿张一鹏重修, 邑人秦觉记”。今庙为清同治九年(1870)大水后重修,依山临江,飞阁崇楼,巍峨壮观。面积1400多平方米,庙内碑刻甚多,有“张祠金石, 甲于蜀东”之称。


又称张飞庙。原在重庆市云阳县城外,濒长江南岸飞凤山麓。三峡大坝建成后被淹没,在旧址西32千米处重建。2003年7月落成。祀三国蜀汉名将张飞。飞死后谥桓侯,故名。依山临江,林木葱茏,环境清幽。相传庙建于蜀汉末年。历代修葺,清同治九年(1870年)大部毁于水患,今存庙宇多为洪水后修建。主要建筑有结义楼、望云轩、大殿、助风阁、杜鹃亭。参差错落,飞阁崇楼,碧瓦朱门,雄踞江岸,气势巍峨。庙内碑刻甚多,存有大量重刻汉、唐以来历代名家书法摹本碑石及木板书画,其中有汉《张表碑》、《刘爽碑》,南朝梁《天监碑》,岳飞草书前后《出师表》,黄庭坚书《幽兰赋》,以及苏轼墨迹前后《赤壁赋》等,故有“张祠金石,甲于蜀东”,“江山文藻,称胜地矣”的记载。杜鹃亭后石壁上,有摩崖石刻“大清同治庚午洪水至此”十字,至今犹存,是难得的历史水文记录资料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梁山

    亦名平梁城山。在今四川巴中市西二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8保宁府:平梁山“上平四围石壁如城。宋末尝徙巴州治于此”。《元史·宪宗纪》:九年(1259),“曳剌秃鲁雄攻巴州平梁山”。即此。

  • 贺兰都督府

    唐永徽四年 (653) 以契苾部置,属燕然都护府。治所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南中戈壁省一带。总章二年 (699) 属安北都护府。后废。唐羁縻都督府。贞观六年(632年)以铁勒契苾部置,治凉州(州治姑臧县,

  • 望奎设治局

    1913年析海伦县置,属黑龙江省绥兰道。治所在双龙镇 (今黑龙江省望奎县)。1917年改为望奎县。1917年由海伦县析置,治今黑龙江省望奎县望奎镇。1918年升县。

  • 青雀山

    即鸟鼠山。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9渭州渭源县: “鸟鼠山,今名青雀山,在县 (旧治) 西七十六里。渭水所出,凡有三源并下。其同穴鸟如家雀,色小青; 其鼠如家鼠,色小黄。”

  • 中亭河

    在今河北霸州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二》:中亭河“在霸州南。一名新挑河。又名栲栳圈河。旧有古河,上自莲花台,下达台山,绵亘数十里,岁久淤塞。明嘉靖二十四年,副使陆坤循故道修浚,后复淤。本朝康熙三十八年

  • 郭家河村

    在今河南新县西南六十里。1931年2月鄂豫皖苏区在此建立列宁高等学校,培养红军和地方干部。1932年春,学校迁往新集 (今新县)。

  • 宏赐堡

    一名弘赐堡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四十五里宏赐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宏赐堡“在得胜堡东二十里。嘉靖十八年置,万历二年增修。周四里有奇,分边十九里零”。

  • 谷城县

    ①秦置,属济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刘邦“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”。《正义》引《述征记》:项羽墓在谷城西北三里半许,毁坏,有碣石“项王之墓”。西汉废。东汉复置,属东郡。西晋

  • 南康墟

    即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四十五里南康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61合浦县: “珠场司巡检一员驻南康墟。”

  • 昱岭关

    ①南宋置,在今安徽歙县东北一百里,皖、浙二省分界处。《明史· 徐寿辉传》: 至正十一年 (1351) 称皇帝,“明年,分兵四出,连陷湖广、江西诸郡县,遂破昱岭关,陷杭州”。又 《胡大海传》: “从破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