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余国
即夫余国。西汉时分布于今吉林农安县为中心的松花江中游平原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燕“北邻乌桓、夫余,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”。5世纪末,居地为勿吉所占。
即夫余国。西汉时分布于今吉林农安县为中心的松花江中游平原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燕“北邻乌桓、夫余,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”。5世纪末,居地为勿吉所占。
即今江苏邗江县北二十六里黄珏镇。清嘉庆 《扬州府志》 卷16 《都里》 引 《雍正志》: “黄珏镇即黄珏桥,在城北四十里白茆湖北、黄子湖南,地多高阜,最为偏远。相传宋、元之季,士大夫避地多居于此。今居
又名普济寺。在今山西五台县台怀镇东北三里北台山麓,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处。相传始建于北魏,高僧法聪禅师曾在此讲经。明成化间重建,清康熙三十七年 (1698) 又予重修。寺内有明成化、正德、嘉靖间碑刻,
即合河关。在今陕西神木县东黄河岸边。《元和志》卷4:麟州“东至岚州界黄河一百二十里,河上有合水关”。即此。
俗称郡贝子旗。即和硕特北右翼旗。在今青海刚察县北。
在今福建建阳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阳县: 建溪驿 “在县南。水驿也。宋置。政和中,迁于县西,改为东阳驿。元因之。明朝洪武二年,复迁于此,改今名”。
南齐置,属广熙郡。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。隋废。
即高唐镇。今安徽霍邱县西北五十里高塘集。即今安徽省霍邱县西北高唐。南宋绍兴初,金兵由颍、寿渡淮,败宋军于此。明成化中置巡检司。
在今河北蔚州东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蔚州: 鸳鸯口 “近壶流河。两山相峙,状如鸳鸯。路通保安右卫。永乐十三年置巡司于此”。
五代闽龙启元年(后唐长兴四年,933)改福州置,治所在长乐县(后改闽县,今福建福州市)。后汉乾祐元年(948)复为福州。五代闽改福州置,治闽县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尤溪县北尤溪口镇以东的闽
即今江西宁冈县驻地砻市镇。《清 一统志·吉安府二》: 砻头砦 “在永宁县西南三十里。山川平衍,商民辏集。有间道二,一自东北历三阳寨、七星船,至湖南茶陵州; 一自正南至木村,抵黄烟堡,入湖南酃县,俱径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