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河北正定县城内东门里街。始建于隋开皇六年 (586),名龙藏寺。唐改为龙兴寺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扩建。清康熙年间改名隆兴寺。有天王殿、摩尼殿、戒台、慈氏阁、转轮藏阁、大悲阁、弥陀殿等。大悲
北宋政和五年 (1115) 升遂州置,治所在小溪县 (今四川遂宁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遂宁、蓬溪、潼南等市县地。南宋端平三年 (1236) 兵乱,曾移治蓬溪砦 (今四川蓬溪县东蓬溪山上)。元至元二十年
即今陕西山阳县西南七十里板岩乡。清雍正 《陕西通志》 卷17引 《山阳县志》: 版岩寨“岩三面如削,一面小路可登”。
①晋置,即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。《晋书·穆帝纪》:东晋永和十一年(355),“冬十月,进豫州刺史谢尚督并、冀、幽三州诸军事、镇西将军,镇马头”。即此。②在今安徽寿县西北二十里。北魏置戍。《梁书·武帝纪
唐贞观十二年 (638) 置,属环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十二年(63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。属环州。宋改属宜州所领羁縻镇宁州。后废。
春秋郑地,后为晋邑。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年 (前563),“晋师城梧及制,士鲂、魏绛戍之”。古邑名。春秋郑邑,后入于晋。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西。
①古名不咸山、太白山、徒太山、从太山、白山、太皇山。广义指今辽、吉、黑三省东部和中朝东北部山地的总称,东北——西南走向,包括完达山、穆棱窝集岭、老爷岭、张广才岭、吉林哈达岭、老岭等;狭义指今吉林东南部
1915年析讷河县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在二克山(今黑龙江省克东县)。同年八月改为克山县。1915年1月由讷河县析置,治今黑龙江省克山县三站。同年8月升县。
清置,属泸宁营。在今四川冕宁县西南新兴乡东北接兴。有把总分防。
在今浙江龙泉县南九十里大窑等处。为宋代著名瓷窑。创始于五代,至南宋鼎盛。清中期转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