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达克
在今克什米尔地区。以境内有拉达克山、拉达克河而得名。藏语称其地为麻域、芒域,古为羊同国属,公元7世纪前期为吐蕃王朝 (约629—842)征服; 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,治所在今列城,为西藏阿里三部之一。元代为乌思、藏、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所辖,设元帅二员管理。明代于其地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管理。清代其领主向西藏地方政府定期纳贡,19世纪3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唆使查模土王占有其地,并曾一度入侵阿里古格地区,被藏军击退,而拉达克嗣后则为英印政府统治。
在今克什米尔地区。以境内有拉达克山、拉达克河而得名。藏语称其地为麻域、芒域,古为羊同国属,公元7世纪前期为吐蕃王朝 (约629—842)征服; 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,治所在今列城,为西藏阿里三部之一。元代为乌思、藏、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所辖,设元帅二员管理。明代于其地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管理。清代其领主向西藏地方政府定期纳贡,19世纪3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唆使查模土王占有其地,并曾一度入侵阿里古格地区,被藏军击退,而拉达克嗣后则为英印政府统治。
亦作中陵川水。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、清水河县西北之浑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树颓水“西南流,右合中陵川水。水出中陵县西南山下,北俗谓之大浴真山,水亦取名焉。……水曰诰升袁河,西南流径沃阳县,左合中陵川
在今江西彭泽县东南二十四里。清时设巡司于此。
隋大业初改彭蠡县置,为九江郡治。治所即今江西九江市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江州浔阳县:“炀帝改为湓城,取县界湓水为名。” 唐初改为浔阳县。古县名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以彭蠡县改名,以县界湓水得名。治今
北魏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境。后废。
俗称善力格札萨克旗。即和硕特南右翼末旗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、兴海县东北。
明永乐四年 (1406) 置,直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即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。清代属永昌府,康熙四十八年 (1709) 改孟连宣抚司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治今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
隋炀帝时建,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五十里管涔山上。《隋书·炀帝纪》:大业四年(608)四月,“起汾阳宫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义宁元年(617),“(刘)武周袭破楼烦郡,进取汾阳宫”。《元和志》卷14岚州静乐
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长泾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江阴县:长泾镇“在县东七十里。居民稠密,与无锡县分界。由此出常熟,亦为通道”。在江苏省江阴市东南部、长泾河两岸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5.6万。镇人民
南朝梁置,属财丘、梁兴郡。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境。北周废。
唐置,属严道县。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多功乡。《元和志》卷32严道县:多功镇“在县西三十六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