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德县
1935年改恩阳县置,属广西省。治所在多敬圩 (今广西德保县西北敬德镇)。1951年并入德保县。
旧县名。1936年由恩阳县及靖西县北部、天保县西部地合置,治多敬圩(今广西德保县西北多敬)。1952年撤销,与天保县合并,设立德保县。
1935年改恩阳县置,属广西省。治所在多敬圩 (今广西德保县西北敬德镇)。1951年并入德保县。
旧县名。1936年由恩阳县及靖西县北部、天保县西部地合置,治多敬圩(今广西德保县西北多敬)。1952年撤销,与天保县合并,设立德保县。
台湾土著番社名。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牡丹乡东高士村。《筹办夷务始末》: 清同治十三年(1874) 五月壬子,文煜等奏 “倭人于 (四月) 十八日,分三路进攻番社,……倭人即将牡丹社、高士佛社、竹仔社焚
在今湖南花垣县西南茶洞镇。《清一统志·永绥厅》: 茶洞城石堡 “在厅东北 (按: 当西南之误)。雍正八年设吉多坪营,置副将,嘉庆七年改移驻此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永绥厅,“牛角河即酉水南源,自贵州
北宋置,属庆阳府。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。后废。在今陕西省吴旗县西北。北宋属庆州。后废。
在今江苏泗洪县南。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)筑。《寰宇记》卷16临淮县:沥桥城,“梁戍城。在徐城县西南二十五里……南临沥水桥,因以为名”。在今江苏省泗洪县南,南临沥水桥。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年)筑,并
在今湖南常德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常德府一》:沧山“在武陵县南一百二十里。与霞山相对。沧水所出”。
一作仓亭。在今河南南乐县西三十五里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:东晋永和六年(350),冉闵与张贺度等“战于苍亭,贺度等大败”。即此。在今山东省莘县南古黄河上。为古黄河津渡。东晋永和六年(350年),后赵将
在今湖北黄陂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黄陂县“横山”条下:伏马山“高岩崔嵬,石径萦绕,马不能进”。
即蒙古车臣汗部车臣汗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。
1913年改循化厅置,属甘肃西宁道。治所即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。清嘉庆 《循化志》 卷1:“以生番归化之故” 而得名。1928年改属青海省。1954年改为循化撒拉族自治区。1955年改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
又名全鸠里、全节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鸠水西。《汉书·戾太子传》: “太子之亡也,东至湖,臧匿泉鸠里。”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阌乡东南。《汉书·戾太子传》:“太子之亡也,东至湖,藏匿泉鸠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