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无锡县

无锡县

西汉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江苏无锡市。《史记·东越列传》:元封元年(前110),武帝封东越降将多军为“无锡侯”。即此。东汉改属吴郡。三国吴省。唐陆羽《游慧山寺记》云:“山东峰当周秦间,大产铅锡,至汉兴锡方殚,故创无锡县,属会稽。后汉有樵客山下得铭云,有锡兵,天下争,无锡宁,天下清;有锡沴,天下弊,无锡乂,天下济。自光武至孝顺之世,锡果竭,顺帝更为无锡县。”此乃附会之辞,不足信。实则无锡乃古越语地名。“无”乃古越语发语词,无实义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复置,属毗陵郡,后属晋陵郡。唐属常州。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为无锡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复降为县,属常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苏苏常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


古旧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江苏省无锡市。属会稽郡。三国吴废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复置,属毗陵郡。唐、宋属常州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为州,属平江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为县,属常州府。1995年撤销,改设锡山市,并迁治东亭镇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凤山

    在今湖北咸丰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龙潭安抚司:白凤山在“司西十里”。

  • 东禅场

    古为韩朋镇。即今四川遂宁市西南东禅镇。有东禅寺。清光绪《遂宁县志》卷1:东禅场“在县西九十里”。

  • 齐克塔木

    一作齐克腾木。即今新疆鄯善县东七克台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吐鲁番》:齐克塔木“在纳呼西一百四十里。自纳呼西入谷口,山径崎岖,七十里就平地,又七十里至此,有水草可驻牧。有墩、有城”。

  • 金河

    ①即古到刺山水。在今河北蔚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二》 引 《旧志》: “金河在蔚州东南七十里。发源小五台山,西北流入壶流河。其水映石如金,故名。”②即古芒干水。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。《隋书·

  • 怀荒镇

    北魏六镇之一。即今河北张北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普通四年(北魏正光四年,523),“魏元孚持白虎幡劳阿那环于柔玄、怀荒二镇之间”。“及柔然入寇,镇民请粮,(武卫将军于)景不肯给,镇民不胜忿,遂反,执

  • 赤塘关

    唐置,故址在今山西阳曲县北三十里何庄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阳曲县“有赤塘关”。金置赤塘关镇。约在今山西省阳曲县北河庄一带。唐属阳曲县。

  • 朱木宗城

    即今西藏林芝县西北觉木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卫藏诸城:朱木宗城“在拉萨东南七百五十里”。“朱木”藏语意为神母。朱木宗,又作角木宗、卓莫。清康熙间置。在今西藏自治区林芝县西北觉木乡。

  • 南日山

   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海中之南日岛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兴化府: 南日山在 “府东百里大海中,与琉球相望。旧名南匿山,近福清县海坛山。明初设寨于此,后徙于内地。山为会哨之所”。古岛屿名。又称南匿山。即今福

  • 东何场

    在今江苏东台市。本东台、何垛二场,民国初并而为一,改今名。设场知事。

  • 落别

    清设落别汛。即今贵州六枝特区东南二十八里落别乡。有把总驻守。1932年置乐善镇。1941年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