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旧城

旧城

①即今河北辛集市东北旧城镇。为隋鹿城县治,唐至明为束鹿县治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三》:束鹿故城,“《旧志》:明天启二年,滹沱河决城圮,移治县南圈头市(今辛集市东南新城镇)。故城在今县北三十五里,今有旧城集”。

②即今山东武城县驻地。民国时属恩县,有县丞驻此。


(1)集镇名。(1)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西南部。属郑家河沿镇。人口 2240。隋至明初为衡水县治,故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蔬菜。有化工、制砖、玻璃、翻砂等厂。通公路。古迹有唐代宝云塔。(2)在河北省隆尧县城东部。属牛家桥乡。人口 2860。西汉广阿县治,唐昭庆县治。北宋改隆平县,大观二年(1108年)县治西迁,改名旧城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有制砖、面粉加工等厂。冯南公路经此。(3)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东南部。属城川苏木。人口840。蒙古语名“包日巴拉嘎素”,意为“灰色的城市”。因村东有西夏宥州古城遗址而得名。畜产牛、马、绵羊、山羊、骆驼。有养蚕、养蜂业。有公路通旗城。古迹有北魏长泽县、唐宥州古城遗址和比利时基督教堂遗址。(4)在云南省澄江县中部、金莲山西北麓。人口 2640。属右所镇。明正德十三年(1518年)县城建于此,至1542年迁出,故名。产烤烟、稻、小麦、蚕豆、油菜籽等。澄华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明建悬天阁、老营庙,清建东岳庙。(2)村名。在河北省武强县城西南部。属周家窝乡。人口570。西晋始为武强县治,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徙治今街关镇,故名旧城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公路接307国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流杯殿

    隋唐东都宫殿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。《元河南志》 载: 流杯殿 “在丽春台北,殿上漆渠九曲,从陶光园引水注庄敬院。隋炀帝与宫人为曲水之饮”。

  • 延城

    西汉龟兹国都城。在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龟兹国“王治延城,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”。即此。汉龟兹国都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“龟兹国,王治延城。”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东皮朗旧城。

  • 曲安县

    北魏景明中置,属广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四十里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景明中析平恩县置,治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北。属广平郡。北齐废入斥漳县。

  • 史各庄

    即今河北文安县西北三十里史各庄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保定县图:南有史各庄。

  • 大田站

    元置,在今福建闽侯县西南。

  • 瓦岗

    即今四川雷波县西南雷池乡(呷窝)。1958年于此置瓦岗县。1960年撤销。集镇名。在河南省汤阴县南部。瓦岗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400。因村在火龙岗中段,且周围多瓦片,得名瓦子岗。1949年后简称瓦岗

  • 叶赤铁路

    即叶峰铁路。从辽宁叶柏寿(今建平)经天义(今内蒙古宁城县)至赤峰(今内蒙古赤峰市)。自辽宁省建平(叶柏寿)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。长147千米。1934—1935年建。南北连接锦承铁路和京通铁路。

  • 英州泊

    在今安徽萧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萧县: 英州泊,“ 《志》 云: 其地有城址,中多水,相传昔置州于此。又西北五里为黑沙废县,即故英州附郭县也。元末,其地为水所圮,遂成平陆。今俗呼为雁门泊”。

  • 代县

    ①秦置,为代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。西晋永嘉后废。②明洪武二年(1369)改代州置,属太原府。治所即今山西代县。八年(1375)升为代州。清雍正二年(1724)升为直隶州。1912年改为代县,属山

  • 龙尾关

    即今下关。在云南大理市区西洱河北岸的旧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大理府:“府南三十里为龙尾关,亦曰下关。城有三门,皆控点苍、洱海之险,为拒守要地。”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:龙尾关“当洱之尾,一名河尾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