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昌州

昌州

①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南荆州置,治所即今湖北枣阳市。隋大业初改为舂陵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) 复为昌州。五年 (622) 废。

②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治所在蒲县 (今山西蒲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蒲县、吉县地。贞观元年(627) 废。

③唐贞观二年 (628) 置,属营州。治所在今辽宁中部,神龙初迁治安次县古常道城 (今河北廊坊市西)。后废。

④唐乾元元年 (758) 割泸、普、渝、合、资、荣等六州界置,治所在静南县 (今四川大足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足、荣昌、永川等市县地。寻废。大历十年 (775) 复置,治所在昌元县 (今荣昌县西北)。光启元年 (885) 徙治大足县 (今大足县)。元至元二十七年 (1290) 废。

⑤金置,治所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九连城淖尔旁。天辅七年 (1123) 降为建昌县。明昌七年(1196) 复置,属抚州。改建昌县为宝山县。元属兴和路,延祐六年 (1319) 改名宝昌州。

⑥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置,为定昌路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南。二十三年 (1286) 为德昌路治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德昌县南境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 属德昌府。永乐二年 (1404) 改为昌州长官司。


(1)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,治蒲县(今属山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蒲县地。贞观元年(627年)省入隰州。(2)唐乾元二年(759年)析泸、普、渝、合、资、荣六州置,治静南县(今重庆大足县东南)。后移治昌元县(今荣昌县西北)。大历六年(771年)废,十年复置。光启元年(885年)移治大足县(今属重庆)。辖境相当今重庆永川市和大足、荣昌县地。属剑南东川。北宋属梓州路。南宋属潼川府路。元废。(3)金明昌七年(1196年)于狗泺置,治宝山县(今河北沽源县西九连城)。属西京路。辖境约当今河北省沽源县西部、康保县南部、张北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南部地。元延祐六年(1319年)改为宝昌州。(4)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改屈部置,治今四川省德昌县南。为德昌路治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改置昌州长官司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平江

   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恭城县: “南有南平江。”

  • 呢玛厅

    亦作呢玛口厅。清宣统元年 (1909) 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在呢玛河口 (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虎头镇)。因河得名。二年改名虎林厅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虎林市。二年改名虎林厅。

  • 莽布支庄

    西藏古地名。约在今当雄县当曲卡。唐时吐蕃赞普 (王)于此致祭念青唐拉山及纳木错湖,设赞普祭神所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突录济驿,唐使至,赞普每遣使慰劳于此,又经柳谷、莽布支庄。”

  • 小埕寨

    一名小埕堡。明景泰年间(1450—1456)置,属连江县。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筱埕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连江县:小埕寨在“县东百二十里海中,明初置。《筹海说》:小埕北连界于烽火,南接壤于南日。连江为

  • 宣江州

    明永乐五年 (1407) 属三江府。治所在东栏县 (今越南永富省北部端雄县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北部永富省与河宣省相连地区。宣德二年 (1427) 以后地入安南。

  • 曲台县

    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莱州。治所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南。六年(623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山东省莱州市东南。属莱州。六年废。

  • 大甫县

    元至正中置,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东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元至元中置,治今云南省晋宁县南大古城。属中庆路。寻废。

  • 古湫桥

   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浦城县:古湫桥“元大德间建。洪武十七年以后,屡经修葺。叠石架梁,凡数十丈,跨大溪之上。有潭甚深,所谓古湫潭也”。

  • 龙里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置,属五开卫。治所在今贵州锦屏县西南隆里乡。

  • 平峪县

    金大定二十七年(1187)置,属蓟州。治所在大王镇(今北京市平谷县)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8)并入渔阳县。古县名。金大定二十七年(1187年)置,治今北京市平谷区。属蓟州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