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明县
①唐贞观二十二年 (648) 开松外蛮置,属嶲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。后废。
②唐先天元年 (712) 因避讳改昌隆县置,属绵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南彰明镇。天宝初属巴西郡,乾元初复属绵州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昌明县:“有盐、铁。” 五代唐改为彰明县。唐著名诗人李白为昌明县人。
古县名。(1)唐先天元年(712年)置,治今四川省江油市南太平镇。属绵州。宋改为彰明县。(2)唐贞观二十二年(648年)置,治今四川省盐边县。为牢州治。天宝后为南诏占据。
①唐贞观二十二年 (648) 开松外蛮置,属嶲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。后废。
②唐先天元年 (712) 因避讳改昌隆县置,属绵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南彰明镇。天宝初属巴西郡,乾元初复属绵州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昌明县:“有盐、铁。” 五代唐改为彰明县。唐著名诗人李白为昌明县人。
古县名。(1)唐先天元年(712年)置,治今四川省江油市南太平镇。属绵州。宋改为彰明县。(2)唐贞观二十二年(648年)置,治今四川省盐边县。为牢州治。天宝后为南诏占据。
①三国吴分庐陵县置,属庐陵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永丰县东南古县乡。以在吉水之阳而名。隋开皇十年(590)废入庐陵县。②东晋置,为晋昌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竹溪县西五十里。南朝宋末为新兴郡治。梁废。③南朝宋改上廉
即垛庄驿。今山东蒙阴县东南垛庄镇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在北宋东京城宣化门外繁台前,今河南开封市东南。建于五代周显德二年(955)。落成之日,恰逢世宗柴荣诞辰天清节,遂以为名。显德七年(960)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,建立宋朝。此后,柴荣之子、后周恭帝柴宗训被
又名三丈陂、三严水。在今安徽临泉县西鲖城镇南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 (葛) 陂水东出为鲖水,俗谓之三丈陂,亦曰三严水。”
即 “八公山”。在今安徽寿县西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29寿春县: “八公山一名肥陵山。”
北宋置,属崞县。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三十五里。
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北三里。《辽史·圣宗纪》:统和七年(989)五月,“祭风伯于儒州白马村”。即此。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北3里。《辽史·圣宗纪》:辽统和七年(989年),圣宗“祭风伯于儒州白马村”,即此。其地
明永乐五年(1407)属谅山府。治所在杯兰县(今越南北部谅山省朋漠恬霞一带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谅山省部分地。宣德二年(1427)以后入安南。
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镇远府》:两岔江“江有二源,一出上塘,一出大原,流转三坡,合而为一,即麻哈江之上源”。
又作拉耳塘、拿塘、拉当。治所即今西藏日喀则市西南那当。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4: “扎什伦布转西至拉尔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