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易阳县

易阳县

西汉置,属赵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(临洺关) 东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师古曰: “在易水之阳。” 故名。《后汉书·和帝纪》: 永平七年(64),“易阳地裂”。即此。建安十七年 (212) 属魏郡。三国魏属广平郡。北魏初废,孝文帝复置,移治今永年县。东魏天平初改属魏郡。隋开皇六年 (586)改为邯郸县。

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永年县东南。属赵国。《后汉书·和帝纪》:永平七年(64年),“易阳地裂”,即此。北魏省。后于北中府城复置,即今永年县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改为邯郸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沈鹿

    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钟祥市东。《左传》:桓公八年(前704),“楚子合诸侯于沈鹿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省钟祥市东。《左传》桓公八年(前704年):“楚子合诸侯于沈鹿。”即此。

  • 太清楼

    北宋东京(今河南开封市)宫廷藏书画楼。在后苑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宋真宗景德四年(1007)三月乙已:“太清楼藏太宗御制及墨迹石本九百三十四卷、轴,四部群书三万三千七百二十五卷。是日,上召辅臣对苑中,

  • 筠门镇

    即今江西会昌县南筠门岭镇。地当湘水上游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二》: 筠门镇巡司 “在会昌县南八十里。旧驻湘乡,本朝乾隆三十年移此”。

  • 河外

    春秋晋人称黄河以北为河内,黄河以南为河外。《左传》: 僖公十五年 (前645),“晋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”。杜注: “河外,河南也。” 战国魏人以河南、河西为河外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“所亡于秦者,山南

  • 慎县

    ①春秋楚慎邑。西汉置县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江口镇。晋属汝阴郡。后废。②南朝宋置,属南新蔡侨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西。南齐为南新蔡郡治。梁废。③南朝宋侨置,属南汝阴郡。治所在今安徽肥东县东

  • 奇峰关

    在今湖北鹤峰县西南四十一里。清设把总驻守。

  • 桃林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陕州。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老城。《寰宇记》 卷6: “取古桃林塞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河南郡。唐初属陕州,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灵宝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

  • 也只里河

    亦作亦的勒河。即今俄罗斯境之伏尔加河,注入里海。《元史·速不台传》:太宗崩,诸王大会,速不台往,“甲辰,遂会于也只里河”。

  • 少曲亭

    在今河南尉氏县东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:“康沟又东径少曲亭。《陈留风俗传》曰:尉氏县有少曲亭,俗谓之小城也。”

  • 唐崖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四川南道宣慰司。治所在湖北咸丰县西北三十五里唐崖司镇。寻改为军民千户所。元末明玉珍改为宣抚司。明洪武六年 (1373) 复为长官司。后废。永乐四年 (1406) 复置,属施州卫。清初改为唐崖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