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晋宁州

晋宁州

①唐南诏置,属拓东节度。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。宋大理废为阳城堡部。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复为晋宁州,属中庆路。明、清属云南府。1913年废为晋宁县。

②金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改晋宁军置,治所即今陕西佳县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吴堡、佳县、榆林、神木、府谷等县市地。二十四年 (1184) 改为葭州。


(1)南诏时升晋宁县置,治今云南省晋宁县东北晋城镇。属善阐府。大理国时为阳城堡部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立阳城堡万户,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仍改为晋宁州。1913年降为晋宁县。(2)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以晋宁军改置,治今陕西省佳县。属河东北路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佳县、神木、吴堡等县地。二十四年改名葭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里店

    即今山东沂源县东南东里镇。旧属沂水县,清移县丞驻此。

  • 黑芦堤 (隄)

    宋代称战国燕长城一段遗址名。在今河北徐水县东北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 太平兴国四年 (979),契丹入侵,刘延翰率众抗御,“崔彦进潜师出黑芦堤北,缘长城口,衔枚蹑敌后”。即此。

  • 桥口市

    一作硚口市。即今湖南郴县东北五十里桥口镇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郴州图: 州东北有桥口市。

  • 西无棣县

    元初分无棣县置,属沧州。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旧庆云。后并入乐陵县。寻复置。明永乐初避讳,改名庆云县。古县名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割棣州无棣县之半另置无棣县,治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庆云镇东南五里。

  • 平阴津

    黄河津渡名。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汉王二年(前205),汉王“南渡平阴津,至洛阳”,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,为黄河重要渡口之一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汉高祖二年(前205年),汉王“南

  • 伏道店

    即今河南汤阴县东南十六里伏道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彰德府汤阴县:伏道店“在县东十二里”。

  • 桑林门

    春秋宋国都城的外城门。在今河南商丘县南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一年 (前521),“宋城旧鄘及桑林之门而守之”。杜注: “旧鄘,故城也。桑林,城门名。”春秋宋国都城(今河南商丘市南)外城门。《左传》昭公

  • 富有街

    即今吉林集安市西南榆林镇。民国 《辑安县志》 卷1: 富有街 “在城西七十里。街长一里。殷富商铺二十余户,今通称榆树林”。

  • 泉州府

    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泉州路为府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晋江县 (今福建泉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流域、澎湖列岛及厦门、同安、金门、德化等市县地。清辖境缩小,永春、德化二县割出,置永春直隶州; 澎湖

  • 龙爪城

    在今四川达川市西五里龙爪山。《元史·杨文安传》:至元九年(1272)“九月,筑金汤城,以积屯田之粮,且以逼宋龙爪城。虑宋兵必来争,遣韩福出兵通州,以牵制之,与宋兵遇于锉耳山,败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