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晋安县

晋安县

①西晋太康初改东安县为晋安县,属晋安郡。治所即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。南朝梁天监中为梁安郡治。陈天嘉五年 (564) 改为南安郡治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为南安县。

②东晋安帝时置,属新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南一百十五里。北周属晋寿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 改为葭萌县。

③北周闵帝置,为金迁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升钟镇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入晋城县。

④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晋城县置,属隆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升钟镇。先天二年 (713) 属阆州,天宝初属阆中郡,乾元初复属阆州。北宋熙宁三年 (1070) 废入西水县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晋太康初改东安县置,治今福建省南安市东丰州镇。属晋安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为南安县。南朝梁天监元年(502年)至陈天嘉五年(564年)间分别为梁安郡、南安郡治。梁时为中国交通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的重要海港。(2)东晋安帝析晋寿县置,治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。属新巴郡。隋开皇十八年改葭萌县。(3)北周闵帝置,治今四川省南部县西北。属金边郡。隋开皇三年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又改晋城县置晋安县,仍治南部县西北。属阆州。北宋熙宁三年(1070年)降为镇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沧海郡

    亦作苍海郡。西汉元朔元年(前128)置,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境内。元朔三年(前126)废。

  • 平兴郡

    南朝梁改南白水郡置,为北益州(后改沙州)治。治所在白水县(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)。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青川县东北及广元市西北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南朝梁以白水郡设置,治白水县(今四川青川县东北

  • 邵甸河

    在今云南嵩明县西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嵩明州:邵甸河,“杨慎云,河有泉源二, 皆发寻甸府梁王山西北, 一自牧羊村历核桃村,至高仓入河;一自崛泽屯入河。二水交流,至回犁湾松花坝,甃石遏流,入于盘龙

  • 小雷山

    即今浙江长兴县东太湖中之小雷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4湖州:具区“有三山,曰石公山、大雷山、小雷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湖州府:小雷山“府北三十六里。《志》云:太湖中有大雷、小雷二山,相距六十里”。

  • 其章县

    亦作奇章县。南朝梁普通六年 (525) 置,为哀戎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巴中市东北三十里奇章乡。《寰宇记》 卷139其章县: “以县东八里其章山为名。”隋属清化郡。唐武德初属巴州。宝历元年(825) 省,

  • 江北厅

    清乾隆十九年(1754)置,属重庆府。治所在今重庆市北江北区旧江北城。因在长江之北而名。1913年改为江北县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年)置,治今重庆市嘉陵江北土陀镇。属重庆府。1913年改为县。

  • 柏梁台 (臺)

    西汉元鼎二年 (前115) 建。在长安城中北关内 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未央乡卢家口村)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 载: “元鼎二年春,起柏梁台。”《三辅黄图》 卷5引 《三辅故事》 云: “以香柏为梁也。武帝尝

  • 库尔勒

    亦作库陇勒。即今新疆库尔勒市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3库车:库尔勒台“六十里至哈尔阿满台”。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2:库陇勒,“回语,观望也。地形轩敞。可供眺览,故名。旧对音为库尔勒”。

  • 鄱阳山

    初名力士山,亦名石印山。在今江西波阳县西北鄱阳湖中。唐改今名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饶州府鄱阳县: 鄱阳山 “俗相传谓之石印,即鄱阳山是也”。

  • 彭城县

    ①秦置,属泗水郡。治所即今江苏徐州市。秦亡后,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,都此。西汉为楚国治。东汉为彭城国治。三国魏为徐州治。东晋为北徐州治。南朝宋为徐州、彭城郡治。隋为彭城郡治。唐为徐州治。天宝元年 (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