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望都县

望都县

①西汉置,属中山国。治所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十四里高昌店。《水经· 滱水注》: “ 《帝王世纪》 曰: 尧母庆都所居,故县目曰望都。” 北魏属北平郡。北齐废隋开皇六年 (586) 复置,属定州,大业初废。

②唐武德四年 (621) 分安喜、北平二县置,属定州。初治在安险故城 (在今定州市东),贞观八年 (634) 移治今河北望都县。北宋属中山府。金改名庆都县。清乾隆十一年 (1746) 复名望都县,属保定府。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③辽以定州望都县俘户置,属平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卢龙县南。金大定七年 (1167) 改为海山县。


(1)古县名。辽太祖以所俘望都县户置,治今河北省卢龙县南。属平州。金大定七年(1167年)改名为海山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北省中部。属保定市。面积357平方千米。人口26万。辖2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望都镇。战国时为赵庆都邑。西汉置望都县,治今唐县东北,属中山郡(国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注:“张晏曰:尧山在北,尧母庆都山在南,登尧山见都山,故以为名。”北魏属北平郡。北齐省入北平县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复置,属定州,大业初复省入北平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再置,贞观八年(634年)徙今治,属定州。金更名庆都县,属定州。蒙古、元先后属真定府、保定路。明属保定府。清乾隆十一年(1746年)复名望都县,属保定府。1913年属直隶省保定道,1928年属河北省。1949年属保定专区。1958年并入唐县,1962年复置,属保定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4年划归保定市。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,地势西高东低。有唐河、九龙河、运粮河流经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棉花。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。盛产辣椒,特产辣椒油。有机械、化肥、水泥、棉织、农机等工业。京广铁路及京珠高速公路、107国道经境内。古迹有药材壁画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可封镇

    唐置,为军镇,属戎州。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七十里七峰山下。

  • 玉堂山

    在今四川遂宁市北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5遂宁府:玉堂山“在小溪县北十里。岩峦耸秀,气象雄峙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遂宁县:玉堂山“在县北十五里。……县之主山也”。

  • 宝顶山

    即宝鼎山。在今四川大足县东北三十里。山上有宝顶寺。在重庆市大足县城东北。山上多佛像石刻,风景幽丽。参见“宝顶山摩崖造像”。

  • 穹赕

    唐南诏置,属永昌节度。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怒江坝。宋大理属永昌府。元代属柔远路。明改潞江安抚司。南诏置,治今云南省保山市西南潞江坝,一说今昌宁县西南湾甸。属永昌节度。《蛮书·山川江源》:“高黎共山在

  • 新安千户所

    明正德六年 (1511) 置,属临安卫。治所在花文驿 (今云南蒙自县南三十六里城子上)。正德十四年 (1519) 迁治补瓦寨 (今蒙自县东南十四里新安所镇)。清康熙二十六年 (1687)废。明正德六年

  • 来苏砦

   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八十里。《宋史·王全斌传》:乾德三年(965)伐蜀,“命史延德分兵趋来苏,造浮梁于江上, 蜀人见梁成, 弃砦而遁”。

  • 廉水

    ①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南,东流经山塘镇入北江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9广州: 廉水 “在清远县西四十里高平乡。源出重山趾,水侧有人姓廉居此,因以为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 廉水 “一名山塘水”。②又名廉让

  • 秋家岚隘

    在今福建连城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连城县: “秋家岚隘在县东,道出永安县。峰峦层叠,为盗贼薮。”

  • 福缘

    亦作禄缘。在今广东新兴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新兴县 “立将镇” 条内: “福缘巡司在县南三十里。洪武元年置,十五年废。”

  • 阴地关

    即今山西灵石县西南五十里南关。《旧唐书·昭宗纪》: 大顺元年(890),“(李)克用遣大将李存信、薛阿檀拒王师于阴地,三战三捷”。即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南关镇。《旧唐书·昭宗纪》:唐大顺元年(890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