朵泥等处长官司
元置,属顺元路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黔西县附近。后废。
元置,属顺元路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黔西县附近。后废。
在今山东栖霞县东三十里。元于钦《齐乘》 卷1 “艾山” 条: 栖霞县有 “棊山”。《清 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棊山 “在栖霞县东三十里。山之东又有寨山”。
即今湖南新化县北六十里油溪乡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 卷1新化县图: 县北有油溪市。
隋置,属驩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河静西南。大业初属日南郡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属智州。贞观十三年 (639) 后废入越裳县。古县名。隋置,治今越南河静省河静西南。属日南郡。唐初属智州,贞观中废。
一名五峰寺。南朝宋建。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南隐静山上。唐李白有 《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》诗。又张祐有 《题南陵隐静寺》 诗。
即今江西武宁县西烟港。清同治 《南昌府志》 卷6武宁县市镇: 烟港街 “距县四十里”。
北宋宣和三年 (1121) 改龙泉县置,属吉州。治所即今江西遂川县。南宋绍兴初复改龙泉县。古县名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年)以龙泉县改名,治今江西省遂川县,属吉州。南宋绍兴初复改名龙泉县。
即今湖北通城、崇阳二县及蒲圻市境之陆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蒲圻县: 蒲圻河 “发源江西宁州之修水,合通城县之嶲水,北流至崇阳,会桃溪水,折而东,又折而西,过荆港北,径治南,又东北流,复折而西北至陆口
即今安徽枞阳县东下枞阳。明、清置马踏石巡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桐城县“孔城镇”条:“又有马踏石巡司,在县东南三十里,地名枞阳下镇。”
在今湖北谷城县东南格垒咀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谷城县: 格垒在 “县南十二里冈上。《旧志》:冈东临汉水。汉末刘表将李氏甚富,有奴仆数百,立垒保此”。
即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南三堡村。清乾隆《延庆卫志略》:三铺在“卫(治所居庸关)北十五里”。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2延庆州图:东南八达岭与居庸关间有三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