杞
商、周诸侯国。姒姓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汤封夏之后,至周封于杞也。”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“汴州雍丘县,古杞国城也。周武王封禹后,号东楼公也。”初在雍丘(今河南杞县)。杞成公迁都缘陵(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七十里)。杞文公又迁淳于(今山东安丘市东北三十余里)。公元前445年为楚所灭。
古国名。商方国,在今河南省杞县。后绝。周武王克殷,封东楼公于此。初在雍丘(今河南杞县)。春秋杞成公迁都缘陵(今山东昌乐县东南),杞文公又迁淳于(今山东安丘市东北)。公元前445年为楚所灭。
商、周诸侯国。姒姓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汤封夏之后,至周封于杞也。”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“汴州雍丘县,古杞国城也。周武王封禹后,号东楼公也。”初在雍丘(今河南杞县)。杞成公迁都缘陵(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七十里)。杞文公又迁淳于(今山东安丘市东北三十余里)。公元前445年为楚所灭。
古国名。商方国,在今河南省杞县。后绝。周武王克殷,封东楼公于此。初在雍丘(今河南杞县)。春秋杞成公迁都缘陵(今山东昌乐县东南),杞文公又迁淳于(今山东安丘市东北)。公元前445年为楚所灭。
在清乌里雅苏台南,城因河得名。即今蒙古国扎布汗省扎布哈郎特(乌里雅苏台)南的博格登果勒。《清一统志·乌里雅苏台》:乌里雅苏台河“源出中后旗。西流东合一水,经乌里雅苏台城南,南纳舒鲁克河,北纳苏布拉河,
南齐置,属临漳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境。梁、陈时废。
在今安徽泾县西六十里云岭乡。清置守御所于此。
即今广东新兴县南里洞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新兴县南有里洞。
指古时京畿以外的九等地区。《周礼·夏官·职方氏》:“乃辨九服之方国。”九服即侯服、甸服、男服、采服、卫服、蛮服、夷服、镇服、藩服。后泛指藩属。《宋书·武帝纪中》:“王略所宣,九服率从。”《周礼·职方》
即广惠寺。在今河北正定县城内生民街路东。
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:建兴十四年(236),后主至湔县,“登观坂,看汶江之流”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晋“益州刺史皇甫晏至都安,屯观坂,从事何旅曰:今所安营,地名观坂, 自上观下,
一名殿子山。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五里。《晋书·庾衮传》:“及石勒攻林虑,父老谋曰:‘此有大头山,九州之绝险也。上有古人遗迹可共保之。’惠帝迁于长安,衮乃相与登于大头山而田于其下。”古山名。又称殿子山
北宋真宗赵恒的陵墓。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芝田镇东南、蔡庄村北岭上。
①北宋崇宁元年(1102)置,属诚州。治所即今湖南会同县。二年(1103)改为会同县。②1914年改怀远县置,属广西柳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丹洲镇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32年迁县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