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江府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华亭府置,属嘉兴路。治所在华亭县 (今上海市松江县)。《名胜志》:松江府 “取吴松江而名”。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。至元二十九年 (1292) 属江浙行省,泰定三年 (1326) 废。天历元年 (1328) 复置。明属南京。清属江苏省。1912年废。明清为全国纺织业中心,有 “衣被天下” 之誉。
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改华亭府置,治华亭县(今上海松江区)。辖境约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。属江浙行省。明属南京。清属江苏省。1912年废。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华亭府置,属嘉兴路。治所在华亭县 (今上海市松江县)。《名胜志》:松江府 “取吴松江而名”。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。至元二十九年 (1292) 属江浙行省,泰定三年 (1326) 废。天历元年 (1328) 复置。明属南京。清属江苏省。1912年废。明清为全国纺织业中心,有 “衣被天下” 之誉。
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改华亭府置,治华亭县(今上海松江区)。辖境约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。属江浙行省。明属南京。清属江苏省。1912年废。
即今江西南昌县 (莲塘镇) 东北滁槎镇。清同治 《南昌府志》 卷6南昌县: 滁槎街 “距城四十里,濒河”。
在北京广渠门内。初为元右丞廉希宪别墅,园内名花万株,为京城第一。元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卷9载赵松雪赋诗曰:“万柳堂前数亩池,平铺云锦盖涟漪。”池中多莲,池边植柳。清初为大学士益都冯铨之别业。康熙初,于
在今甘肃榆中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兰州金县:小龛河在“县南十五里。源出龛山,东流与浩亹河合”。
即紫荆关。在今河北易县西八十里紫荆关镇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子庄溪水“北出子庄关”。即此。
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区,系旧金华府城之东门。《明史·太祖纪》: 元至正十八年 (1358) 冬,太祖 “命胡德济迎战于梅花门,大破之,婺州降”,即此。
清置,属灵石县。即今山西交口县东南双池镇。在山西省交口县东部。面积91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双池,人口3400。历史上曾有龙池、虎池两大水池,故名。1949年为灵石县五区,1952年设双
在今广西平乐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平乐县:“白面村在府北四十里,接阳朔县界。”
①隋仁寿中改蒙州置,治所在武川县 (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)。大业初改为淯阳郡。②唐武后久视元年 (700) 置羁縻州,属泸州都督府。治所在新定县 (今四川长宁县南七十里双河镇)。以淯井为名。北宋属泸州。
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秭归县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四年 (前528),“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,且抚其民”。古邑名。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省秭归县境。《左传》昭公十四年(前528年):“楚子使然丹抚宗丘之
唐贞观元年 (627) 改智州置,治所在文谷县 (今越南义静省河静以南)。贞观十年 (636) 以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