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汉元封元年(前110)改轪侯国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。三国魏属弋阳郡。西晋永嘉乱后,侨置于今湖北浠水县西南长江边,属西阳国。东晋属西阳郡。南朝宋孝建元年(454)改为孝宁县。古县名。(
明景泰六年(1455)析政和、福安二县部分地置,属建宁府。治所在杨梅村(今福建寿宁县治鳌阳镇)。冯梦龙《寿宁待志》:相传“浙之景宁、泰顺、庆元与闽之福宁(当为寿宁)四县并设于景泰七年,为‘景泰庆寿’四
①在今安徽祁门县北,大共水东岸。《寰宇记》卷104祁门县:祁山“在县东北一里。三面石壁,有石室高五丈,阔二十丈,号青萝岩。旁有涌泉,号乳泉,味甘。山西半壁有大石,方圆丈余,坠于溪中,落处有龙骨存焉”。
即今湖北保康县治。旧名潭头坪。1912年后改为光迁镇。1949年改为城关镇。
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南漓渚镇。乾隆 《绍兴府志》 卷7 《市》 引 《万历志》: 漓渚市 “在府城南四十里”。
又作董池陂、董泽陂。春秋晋地。相传古豢龙氏董父居此,故名。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 厨子曰,“非子之求,而蒲之爰,董泽之蒲,可胜既乎”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闻喜县:“有董池陂,古董泽
又名罗溪、罗阳。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北罗店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太仓州一》 引 《江南通志》: 罗店镇 “元至正间创。近海殷富,市廛之盛埒南翔”。(1)在上海市宝山区陆境西部。面积49.7平方千米。人口5
在今江苏泰兴市东北隅。五代南唐升元二年 (938) 于此置泰兴县。北宋乾德二年 (964) 徙治柴墟镇 (今泰兴市西北口岸镇)。南宋绍兴十四年(1126) 徙治延令村 (今泰兴市)。
即今江西宜黄县西河口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2抚州府宜黄县: 南有 “河口”。
元至元十六年 (1279) 升容州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普宁县 (今广西容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、北流、陆川三县地。后复为容州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升容州置,治普宁县(今广西容县)。辖境相当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