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园渠
在今宁夏中宁县东北枣园乡附近。清改为顺水渠。《清一统志 ·宁夏府二》: 顺水渠 “旧曰枣园渠,袤三十五里,溉田九十五顷,今改名,长七十里,溉田三十七顷”。
在今宁夏中宁县东北枣园乡附近。清改为顺水渠。《清一统志 ·宁夏府二》: 顺水渠 “旧曰枣园渠,袤三十五里,溉田九十五顷,今改名,长七十里,溉田三十七顷”。
即今河南辉县市西南四十四里峪河镇。清乾隆 《卫辉府志》 卷8 《市集》: 辉县 “峪河” 有集。
卿,又作乡。唐宋羁縻州。唐贞观十五年(641年)置,治今贵州省长顺县南麻响。属黔州都督府。南宋后废。
元置,在今广东惠来县西南。明改为北山驿。
即今陕西绥德县西南田庄乡。《清一统志·绥德州》:田庄堡“在清涧县北一百里,接本州界。明嘉靖中筑”。
西晋建兴初改建业 (邺) 为建康,为东晋、南朝都城。主要有四城: 中为台城,东晋成帝时建。在今鸡鸣山南、乾河沿北。为皇宫及台省 (中央政府) 所在地; 西为石头城,东汉建安十七年 (212)孙权建。在
唐景龙四年(710)置,在伊州(今新疆哈密市)。后移治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伊吾军,开元中置,在伊州西北五百里甘露川,管镇兵三千人,马三百匹,在北庭府东南七百里。”
西藏古代族部名。亦作女国。《北史·女国传》:“女国,在葱岭南。其国世以女为王,姓苏毗,字末羯。……恒将盐向天竺兴贩,其利数倍,亦数与天竺、党项战争。……隋开皇六年遣使朝贡,后遂绝。”西女国为隋、唐以前
即空泠峡。在今湖北秭归县 (剪刀峪) 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4归州: 空舲峡 “在秭归县东,绝崖壁立,湍水迅急,上甚艰难。舲中载物尽悉下,然后得过,故谓之空舲峡。上有火烬插在崖间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宜昌
是汉宣帝许后的陵墓。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司马村东。北距宣帝杜陵十八里, 因规模和封土堆都比杜陵小,故被称为少陵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:许后“葬杜南,是为杜陵南园”。师古注:“即今之所谓小陵者,去杜陵十八里。
即今湖北巴东县南九十四里野三关镇。清雍正八年(1730)移野山关巡司于此。民国初设县佐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