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窝堡
一作柴窝铺。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柴窝堡乡。清 《林则徐日记》: 道光二十五年(1845) 正月十六日,“地名柴窝堡,设有昂吉尔图军台”。
一作柴窝铺。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柴窝堡乡。清 《林则徐日记》: 道光二十五年(1845) 正月十六日,“地名柴窝堡,设有昂吉尔图军台”。
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南海浪河。源出市西南张广才岭,东北流入牡丹江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是时,邻部虽稍从,孩懒水乌林答部石显尚拒阻不服。攻之,不克。” 即此。清作海兰河。古水名。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海浪
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北,汉水南岸。西汉武帝平南越,封南海守降侯子嘉为侯国。《水经·沔水》: 沔水 “又东南径涉都城东北”。即此。
即西汉益都侯国故城。在今山东寿光市北二十里古城乡。《水经·巨洋水注》:百尺沟“西北流径北益都城也。汉武帝元朔二年,封菑川懿王子刘胡为侯国”。以在益都县城之北,故曰北益都城。
①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置,属岷州。即今甘肃宕昌县治。金于此置宕昌驿,为纲马憩息之所。②即今甘肃岩昌县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二》:岩昌砦 “在 (岷) 州南一百二十里”。
古地名。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南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 舜 “南巡狩,崩于苍梧之野,葬于江南九疑,是为零陵”。
在今江西贵溪县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贵溪县:石堂溪,“《志》云,县南百二十里有石堂,中可坐数百人,下为石堂溪,北流合于芗溪”。
即今越南不治天省美丽南日丽江。《水经·温水注》:“《林邑记》曰:渡比景至朱吾。朱吾县浦,今之封界。”
清末置,属黑龙江副都统。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东北依西肯乡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33: 黑河所属卡伦“依西肯,距倭西门九十里,多平原可垦之地”。后废。
亦作姑臧南山。即今甘肃武威市西南之祁连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凉州卫: 臧南山 “在卫西南百二十里。上多积雪,亦名雪山”。
在今辽宁朝阳县南双庙乡三官营子村西八不伦沟里。清 《塔子沟纪略》 卷6载: 槐树洞“洞在尺不袋沟山凹之上,东距锦州松岭门八十三里,北距三座塔六十里。沟内先多枣树,蒙古以枣为尺不嘎袋,遂名其沟为尺不嘎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