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春秋时齐邑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年 (前532),“桓子召子山,私具幄幕、器用、从者之衣屦,而反棘焉”。杜注: “棘,子山故邑。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。” 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 作 “棘里”。

②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肥城市东南。《春秋》:成公三年 (前588),“秋,叔孙侨如帅师围棘”。杜注: “棘,汶阳田之邑,在济北蛇丘县。”

③春秋楚邑。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六年 (前547),声子对曰: “吴于是伐巢、取驾、克棘。” 杜注: “谯国酂县东北有棘亭。”又,昭公四年 (前538) 冬,吴伐楚,“入棘”。即此。


古邑名。(1)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肥城市东南。《春秋》成公三年(前588年):“叔孙侨如帅师围棘。”即此。(2)春秋齐邑。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北。《左传》昭公十年(前532年):“桓子召子山,私具幄幕、器用、从者之衣屦,而反棘焉。”即此。(3)春秋楚邑。在今河南省永城市西北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六年(前547年):吴伐巢,“取驾,克棘,入州来”。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山堡

    明置,属广宁前屯卫。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广宁前屯卫: 海山堡 “在卫西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本噶

    在今四川康定县西一百三十里瓦泽乡东北安良坝。清置本噶土百户。

  • 富民渠

    俗称漕渠。隋开皇元年 (581) 由郭衍主持开凿,起自今陕西西安市西北,东至今潼关县北达于黄河。《隋书·郭衍传》: 衍 “征为开漕渠大监。部率水工,凿渠引渭水,经大兴城北,东至于潼关,漕运四百余里。关

  • 喜鲁林

    亦作喜楼里。明为乞勒尼卫治。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古城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有 “喜鲁林”。

  • 保宁府

    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阆州东川路元帅府置,治所在阆中县 (今四川阆中市)。以五代唐保宁军为名。二十年 (1283) 升为保宁路,不久复降为保宁府,属广元路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属四川行中

  • 清水沟

    ①在今贵州长顺县南代化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金筑安抚司: 清水沟在 “ (大华长官) 司西一里。相近又有龙塘”。②在今甘肃合水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合水县: 清水沟 “在县治(今老城镇) 南。

  • 叶州

    ①北周建德三年(574)置,治所在今湖北建始县东。唐贞观八年(634)废。②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在叶县(今河南叶县西南旧县镇)。五年(622)废。(1)北周建德三年(574年)置,治今湖北省建

  • 三河场

    即今四川新都县西南十五里三河镇。清同治《成都县志》卷1:三河场“距城三十里”。为成都北通新都要冲。

  • 观音湖

    在今宁夏银川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宁夏镇:观音湖“在镇西九十里。贺兰山之水多聚于此”。

  • 郴县

    秦置,属长沙郡。治所即今湖南郴州市。汉为桂阳郡治。隋初为郴州治。大业初为桂阳郡治。唐复为郴州治。五代晋改为敦化县,后汉复改郴县,仍为郴州治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为郴阳县。明初并入郴州。1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