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侯庙
①亦称武侯祠或昭烈庙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区南武侯祠大街北侧。为祭祀诸葛亮的庙宇。
②在今四川奉节县东。亦为祭祀诸葛亮之庙宇。唐杜甫 《武侯庙》 诗: “遗庙丹青落,空山草木长。”清钱谦益笺注: “武侯庙,《方舆胜览》 在夔州城中八阵台下。” 宋知州张震 《祠堂记》: “唐夔州治白帝,侯庙在西郊。”
③亦称武侯祠。在今陕西沔县南定军山下。有诸葛武侯墓园。
①亦称武侯祠或昭烈庙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区南武侯祠大街北侧。为祭祀诸葛亮的庙宇。
②在今四川奉节县东。亦为祭祀诸葛亮之庙宇。唐杜甫 《武侯庙》 诗: “遗庙丹青落,空山草木长。”清钱谦益笺注: “武侯庙,《方舆胜览》 在夔州城中八阵台下。” 宋知州张震 《祠堂记》: “唐夔州治白帝,侯庙在西郊。”
③亦称武侯祠。在今陕西沔县南定军山下。有诸葛武侯墓园。
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北十八里石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:石美堡“在府东七十里覆舟山下。嘉靖三十六年建,有土城。万历四十年增修”。明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置,即今福建省龙海市东北石美(石尾)。属龙溪
一作瓜波。北宋置,属上蔡县。即今河南上蔡县北四十二里华陂乡。
明洪武十四年(1381)改平月长官司置,治所即今贵州福泉县。次年改置平越卫。
春秋秦邑。在今陕西泾阳县北。《左传》: 成公十三年 (前578),“五月丁亥,晋师以诸侯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秦邑。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北。《左传》成公十三年(前578年):“晋师以诸侯
在今安徽潜山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潜山县: 黄泥港在 “县西北二十里。太湖县境之水汇流于此,合于潜水”。
即春秋宋杨梁邑。在今河南商丘东南三十里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睢阳县:“有阳梁聚。”
春秋时晋置,在今山西榆次市西南二十里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八年 (前514),“知徐吾为涂水大夫”。西汉为涂水乡。
①又称薄。在今山东曹县南二十五里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155引 《帝王世纪》: “蒙为北亳,即景亳,汤所盟也。”②即北亳。商三亳之一。在今河南商丘县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四年 (前538),椒举言于楚子曰:
即今江西余干县南二十里大溪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2:余干县西南有大溪。
即今湖南郴县西三十里华堂镇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郴州图:州西有华堂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