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林

武林

①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北三十里武陵山。《史记·东越列传》: 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,东越王余善发兵拒汉道,“入白沙、武林、梅岭…… (汉)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”。即此。

②今浙江杭州市的别称。初为山、水名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会稽郡钱唐县: “武林山,武林水所出。” 后为杭州别称。宋吴自牧 《梦粱录》 卷7: “杭城号武林。” 周密 《武林旧事》 即专记南宋都城杭州史迹。

③又名虎林城。三国吴筑,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北长江南岸。《三国志·吴书 ·孙休传》: “太元二年正月,封琅邪王,居虎林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05贵池县: “武林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。按 《舆地志》 吴大帝所筑。《三国志》: 孙权封子休为琅邪王镇武林城,诸葛恪执政不欲诸王在于江滨兵马之地,徙于丹阳。其后陆允、孙休、何邈并为武林城都督,即此地。”

④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南武林镇。明置巡司于

此。


(1)古山名。即今江西省余干县东北武陵山。《资治通鉴》: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东越王余善“发兵距汉道,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,入白沙、武林、梅岭”;“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,……以击东越”。皆指此。(2)旧时杭州别称。因武林山得名。《梦粱录·杭州》:“杭城号武林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岩江

    在今湖南凤凰县北二十三里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 “两山雄峙,一径盘纡,东西隘口数处,……为民间御苗之地”。

  • 献宝溪

    古名独孤水。即今四川威远县之新场河、威远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威远县: 献宝溪在 “县西北七十里。《志》 云: 溪源一出仁寿县界罗泉山下;一出两母山,合流而东南,入富顺县,注于金川”。《清一统志·嘉

  • 金凤城

    唐天祐中吴越筑,即今江苏常熟市北四十里福山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常熟县: 福山“天祐初,吴越于此筑城戍守,控扼江道,亦谓之金凤城”。

  • 安乡关

    北宋置,属河州。在今甘肃临夏县北莲花乡。金为安乡关城。元升为安乡县。

  • 平善坝

    一作平喜坝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长江南岸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:“黄牛峡尽则扇子峡,……过此则峡中滩尽矣。三十里得南岸平地, 曰平善坝,出峡舟至是皆舣泊,相庆如更生。舟师篙工皆有犒赐,上下欢然,将吏以刺

  • 出山店

    ①即今河南西平县西南七十四里出山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12:同治五年(1866)二月,捻军乃奔“舞阳之武功镇、出山店诸处”。②即今湖北随州市北一百三十八里出山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乾隆中移巡司于高阳

  • 金山

    ①又名瓮山。即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内万寿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顺天府: “金山亦在府西三十里,亦曰瓮山,其西有龙泉汇而为池,曰瓮山泊,潜通大湖。”②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涞水县: 金

  • 吕城堰

    北宋置,在今江苏丹阳市东五十里江南运河上。《宋史·河渠志六》:“哲宗元祐四年,知润州林希奏复吕城堰,置上下闸,以时启闭。”

  • 大木厂市

    即今湖北房县西北大木镇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大木厂“在房县西北一百四十里。旧有官亭”。

  • 驺山

    即邹山。又名峄山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鲁国驺县下刘昭注: “有驺山,高五里,秦始皇刻石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