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阳县

武阳县

①战国末秦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五里双河乡平获村与五一村交界处。西汉太初四年 (前101) 为犍为郡治。《后汉书· 岑彭传》: 建武十一年 (35),岑彭破公孙述将侯丹于黄石,“因晨夜倍道兼行二千余里,径拔武阳”。即此。南朝梁改为犍为县。

②南朝宋改南武阳县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即今山东平邑县。北魏属东泰山郡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改颛臾县。

③北魏置,为襄城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西平县西南。北齐为文城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吴房县。

④北魏改东武阳县置,属阳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朝城镇。北齐废。北周复置。唐贞观十七年(643) 废。天祐三年 (906) 改朝城县复置,属魏州。五代唐仍改朝城县。

⑤北周保定三年 (563) 置,为沉犀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十八里岷江东岸。隋开皇三年(583) 改为犍为县。

⑥隋开皇初改内陶县置,属陇西郡。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三台乡。十年 (590) 改名陇西县。

⑦唐龙朔二年 (662) 于废临牂县置,属融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六十里黄金镇武阳附近。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废。

⑧唐天授二年 (691) 改鄣县置,属渭州。治所在今甘肃漳县西南五里。神龙初复名鄣县。


古县名。(1)秦以武阳邑置,治今四川省彭山县东北江口镇。西汉属犍为郡,东汉为犍为郡治。南朝梁改为犍为县。(2)南朝宋改南武阳县置,治今山东省平邑县。属东泰山郡。北周属琅邪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颛臾县。(3)北魏改东武阳县置,治今山东省莘县西南朝城。属阳平郡。北齐废。北周复置。隋属武阳郡。唐初属魏州,贞观十七年(643年)废入临黄、莘县二县。天祐三年(906年)改朝城县复置武阳县,五代唐复名朝城县。(4)北周置,治今四川省犍为县。为沈犀郡治。隋开皇三年改犍为县。(5)隋开皇初改桓道县置,治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。属陇西郡。十年改陇西县。(6)唐龙朔二年(66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北武阳。属融州。北宋熙宁七年(1074年)废入融水县,为武阳镇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阳山

    在今河南襄城县南十五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汉广郡高阳县: “有高阳山。” 《清一统志·许州》: 高阳山 “山麓多泉,足资灌溉”。

  • 处州府

    明初改安南府置,属浙江行省。治所在丽水县(今浙江丽水市)。辖境当今浙江青田县以西之瓯江流域。洪武九年(1376)属浙江布政使司。清属浙江省。1912年废。元末朱元璋改处州路置,治丽水县(今浙江丽水市)

  • 百泉县

    隋大业初改长城县置,属平凉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十里。唐武德八年(625)移治今宁夏彭阳县西古城乡附近,属原州。五代时废。古县名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。属平凉郡。

  • 彭桥市

    即今浙江慈溪市东南十里彭桥乡。旧属余姚县。清光绪 《余姚县志》 卷1 《市肆》 有彭桥市。

  • 虚朾

    春秋时宋地。在今山东泗水县。《春秋》: 成公十八年 (前573),“仲孙蔑会晋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邾子、齐崔杼同盟于虚朾”。一说虚朾即虚,应在今河南延津县东。古邑名。春秋宋邑。在今山东省泗水县。或疑即虚,

  • 汤水镇

    即今江苏江宁县东北汤山镇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6:汤泉市“在上元县神泉乡汤山延祥院之前,去城六十里”。

  • 凤阳巡抚

    明景泰初置,驻淮安府(治今江苏淮安市)。辖南直隶江北诸府大部(唯安庆一府除外)。清废。

  • 盘道岭

    在今辽宁灯塔东南。民国徐曦 《东 三省纪略》 卷8: 烟台煤矿有盘道岭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俄商 “租采华家洼、盘道岭、田家沟、尖山子、磨箕山等五矿。日俄战后,日人既将俄商所租之矿,悉行占据”

  • 溵州

    唐建中二年 (758) 置,治所在郾城县 (今河南郾城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漯河市及郾城、临颍、商水等县地。贞元二年 (786) 废。元和十二年(817) 复置,长庆元年 (821) 废。唐建中二年(7

  • 黑城

    ①在今内蒙古武川县南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登国六年 (391),“卫辰遣子直力鞮出稒阳塞,侵及黑城”。即此。②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 (达来呼布镇) 东南五十里纳林河东岸。为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治所。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