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眼
即今云南施甸县北水长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水眼土巡检司。
即今云南施甸县北水长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水眼土巡检司。
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依兰府: “清初称依兰喀喇。”
①唐贞观中置,为山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南龙潭镇。天宝初为龙池郡治,乾元初复为山州治。建中年间废。②唐载初二年(690)置,属羁縻顺州。治所在今贵州习水县境或赤水县境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广西
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境。《明史·李应祥传》:万历十三年(1585),“杨柳番出攻普安堡,犯归水崖、石门坎,遂入金瓶堡,杀守将”。约在今四川省平武、松潘县境。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松潘杨柳番侵此。
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五十里阿城镇。春秋时为齐柯邑,后为阿邑。秦于此置东阿县。今为阿城镇,仍以古阿邑为名。在山东省阳谷县东部、小运河右岸。面积117平方千米。人口6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阿城,人口1.2万。
北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)析邵武县地置,属邵武军。治所即今福建光泽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01邵武军光泽县:“以乡为名。”元属邵武路。明、清属邵武府。1913年属福建北路道。1914年属建安道。1928年直
①即君山。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二十里铜官山。清光绪 《宜兴荆溪县新志》 卷1: 君山,一名铜官山,“秦以来设官采铜,故名”。②一名武康山。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十六里莫干山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94武康县: “铜官
在今河南汝南县东。《宋书·刘勔传》:泰始四年(468),北魏将阏于拔“于汝阳台东水上结营。(曲)元德单骑直入,斩拔首,因进攻汝阳台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汝阳县:汝阳台“亦名章华台……谓之汝阳台, 以别
即牙母鲁克池。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牙母鲁克于木卒池“在纳噶拉则城(今浪卡子县)东。池广四百六十余里,中有三山,一名米纳巴,一名鸦博土,一名桑里。山下溪流甚多,时白时黑,或成五彩
即今福建龙岩市南二十二里后田村,属东肖镇。1928年初中共龙岩临时县委设此。3月4日,邓子恢、郭滴人在此发动武装暴动。现有后田暴动陈列馆。
亦作建水。即今湖北荆门市南之新埠河。《周书·萧詧传》: 梁太清三年 (549),詧举兵由襄阳攻江陵,元帝大惧。其将杜岸等降属江陵,“詧众大骇,其夜遁归襄阳,器械辎重多没于湕水”。即今湖北省源出荆门市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