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业县

永业县

隋开皇十年(590)改永业郡置,属建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筋竹镇。后废。开皇十六年(596)复置。大业三年(607)属永熙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改为安义县。至德中复为永业县,属义州。北宋初废入岑溪县。


古县名。隋开皇初改永业郡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。后省。开皇十六年(596年)复置,属永熙郡。唐初改名安义县,至德中复旧名。属义州。北宋初废入岑溪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女城

    在今云南晋宁县(昆阳镇)东北二十四里,晋城镇西天城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晋宁州:天女城“在州(今晋城镇)西。晋大安中,李毅为益州部南夷校尉。病卒,女秀明达,有父才,权领南中,城盖秀所筑,因名”。

  • 真阳县

    ①北魏永安三年 (530) 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。东魏天平四年 (537) 属义阳郡。北齐废。②南朝宋初改慎阳县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。大明后又为慎阳县。北魏皇兴中复为

  • 白草寨

    一名白草坝。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小坝羌族藏族乡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龙安府平武县:白草寨在“府西南四百里。亦曰白草坝,番寨也。《志》云:白草番东抵石泉县约七十里,西抵南路生番,南抵茂州番,北抵平武界,

  • 蒸川县

    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西济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北十三里。四年 (621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分济源县置,治今河南省济源市北,属西济州。四年废入济源县。

  • 大场镇

    ①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南大场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嘉定县“月浦镇”条下:“又县东南四十里曰大场镇。宋尝置盐场于此,因名。”②在今广东汕头市西大场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澄海县:大场镇“在县西

  • 大筼筜

    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大筼筜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大筼筜巡司于此。嘉靖中移驻秦屿堡。即今福建省福鼎市东南筼筜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设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固原卫

    明成化四年 (1468) 置,属陕西都司。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。弘治十五年 (1542) 改为固原州。

  • 附城镇

    即今山西陵川县西南附城镇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 “路城镇”条下:“又附城镇,在县南四十里。”(1)在山西省陵川县西部。面积190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附城,人口 5400。唐武德元年设盖

  • 汶县

    东汉改文县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即今辽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镇附近英守沟古城。西晋属辽东国。十六国前燕废。古县名。东汉改文县为汶县,治今辽宁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附近英守沟古城。属辽东郡。三国魏、西晋因之。《三国

  • 采石新河

    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街道锁溪河,为采石河入江口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太平府当涂县: 新河在 “府北二十五里。亦曰采石河。《志》 云,在采石镇西,牛渚矶东。宋庆历中,以牛渚矶控江流之冲,水势湍激,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