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顺副长官司
明弘治间以永安长官司改名,属庆远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东北后甫。民国初属广西柳江道。1928年废。
明弘治九年(1496年)析天河县地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后甫。属庆远府。
明弘治间以永安长官司改名,属庆远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东北后甫。民国初属广西柳江道。1928年废。
明弘治九年(1496年)析天河县地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后甫。属庆远府。
1914年改归化县置,属绥远特别区,为归绥道治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隅旧城。1928年为绥远省会。 日占期间改为厚和特别市,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归绥市。1954年撤销,并入呼和浩特市和土默特
金置,属商河县。在今山东商河县地。
北魏改宣义郡置,为襄州治。治所在北平县(今河南方城县东南)。北齐废。北魏改宣义郡置,治北平县(今河南方城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方城县一带。北齐废。
在今河北冀州市南田村。《清一统志·冀州》:田村堡“在州南四十里。明嘉靖间筑。有集,为诸集冠”。
在今江苏宝应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宝应县: 泾河在 “县北四十里。由山阳县界西接漕河,经县东四十里,又东入射阳湖”。渭河最大支流。跨宁夏、甘肃、陕西三省区。《释名·释水》:“水直波曰泾。泾,径也
辽开泰元年 (1012) 改幽都县置,与析津县同为南京析津府治所 (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金为中都大兴府治。元为大都路治,移治大都城内 (今北京城内)。明、清皆为京师顺天府治。1913年移治芦沟桥,次年还
北宋元丰五年 (1082) 置,属兰州。在今甘肃兰州市东五十里。元废。
即居庸关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三十里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78幽州昌平县:“古居庸关在县西北,齐改为纳款关。”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昌平县:“西北三十五里有纳款关,即居庸故关。”
西魏改宜州置,治所在夷陵县 (今湖北宜昌市西北)。《寰宇记》 卷147峡州: “后魏改宜州为拓州,盖取开拓之义。” 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枝城、远安等市县地。北周改为峡州。西魏改宜州置,治夷陵县(今宜昌
① 一作莲芍县。西汉置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来化镇村。三国魏属冯翊郡。隋大业元年 (605) 废入下邽县。②南朝宋元嘉六年 (429) 侨置,属冯翊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县西北。西魏改为蓝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