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江源镇

江源镇

唐改江源县置,属交川县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安宏乡。《元和志》卷32松州交川县:“江源镇在县西北三十里。”


(1)在吉林省敦化市西南部。面积650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号,人口 1560。1956年设马号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3年因地处牡丹江源区改置江源镇。富林业资源,有林场。特产人参。有胶合板、空心门等厂。森林铁路、201国道经此。(2)在四川省崇州市东南部。面积29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江源,人口 4200。因系古羊摩江(今羊马河)源头,故名。历为唐隆县、唐安县、唐兴县、江原县治所。1949年为江源乡,1958年为江源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92年建镇。盛产纻麻和中药材郁金香、白芷。有造纸、纻麻加工、轧钢、镀锌、大理石加工等厂。乡村公路西接崇新公路。萃英园内有北宋农民起义领袖王小波等人塑像。(3)在四川省简阳市南部。面积45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江源,人口 3000。原名桂花场,又名新场,后因马江河源于此,故名。1949年为江源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。1992年置江源镇,永宁乡、红旗乡并入。主产油菜籽、棉花、烤烟、柑橘、生猪等。有酿酒、木器、皮鞋、砖瓦、塑料制品、粮食加工等业。通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迤都

    元名益图,为大漠南北交通要地。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达里干嘎南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 燕王朱棣获北元太尉乃儿不花、丞相咬住等于此; 永乐八年 (1410) 朱棣北征又过此地,命臣僚致祭山川,更名其

  • 奎山

    在今山东日照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5日照县 “丝山” 条: “又县东南二十里有孤奎山,亦曰圭山。” 奎山疑为 “圭山” 之讹。

  • 台蓬若洞住溪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。明洪武六年(1373)改置都坪峨异溪蛮夷长官司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岑巩市。属思州军民安抚司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改为都坪峨异溪蛮夷长官司。

  • 向武州

    北宋皇祐中置,属邕州横山寨。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向都镇东。元属田州路,迁治向都镇西北五里,延祐间迁于岜捧村(今向都镇东四十里)。明洪武二十八年(1395)改为向武军民千户所,三十二年(1399)复改

  • 扶南

    意为“山地之王”。在今柬埔寨。公元1世纪建国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岱传》:岱“又遣从事南宣国化, 暨徼外扶南、林邑、堂明诸王,各遣使奉贡”。至7世纪中叶, 为其属国真腊所并。

  • 鼓鸣山

    即今福建长泰县东北鼓鸣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31漳州 《景物下》: 鼓鸣山,“ 《旧经》 云,每风雨晦冥,常闻鼓声,因名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漳州府长泰县 “吴田山” 条下: “县北迤东四十里有鼓鸣

  • 望诸

    泽薮名,即孟诸。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、虞城县西北。春秋属宋。战国属齐。《史记· 乐毅列传》: “赵封乐毅于观津,号曰望诸君。” 《索隐》:“望诸,泽名,在齐。盖赵有之,故号焉。” 唐时泽面周五十里。金、

  • 湖熟县

    东汉改胡孰侯国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南湖熟镇。三国吴改为典农都尉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复为县。南朝陈太建十年 (578) 改属建兴郡。隋废。古县名。东汉以胡孰侯国改名,治今江苏省南京

  • 象鼻岭

    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安顺府》: 象鼻岭 “在永宁州 (治今永宁镇) 西废慕役司 (今花江镇) 西北四十里。路出滇黔,必经其下,险峻难登”。清陈鼎 《黔游记》: “象鼻岭两峰壁

  • 绿屏山

    在今广东新会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 广州府》: 绿屏山 “在新会县北十里。周八十余里,环绕县后如屏障。一名绿护屏。乌道险绝,山顶平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