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江西

江西

①隋唐以前,对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的惯称;另外,与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称为江东相对而言,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江西皆反”即指此。

②唐方镇名。广德二年(764)更洪吉都防御团练观察处置使为江南西道都防御团练观察使,通称江西。咸通六年(865)升为镇南节度使。乾符元年(874)废镇南节度使,复为江南西道观察使。龙纪元年(889)复为镇南节度使。治洪州(治今南昌市)。较长期领有洪、饶、吉、江、袁、信、虔、抚八州,相当今江西省。宋初废。

③巡抚名。明永乐后间设巡抚镇守,成化后定为巡抚,但仍或遣或罢,嘉靖六年(1527)始定设。四十年(1561)加兼理军务。驻南昌府(治今江西南昌市)。辖江西省除南安、赣州二府以外的十一个府,兼制南直隶安庆府,湖广兴国、通城、崇阳、浏阳、咸宁、平江、茶陵等州、县。清初仍辖十一府,康熙三年(1664)兼辖南安、赣州二府,即今江西全省。民国废。


(1)地区名。隋、唐以前,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;从江东而言,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,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“江西皆反”,即此意。(2)唐方镇名。唐广德二年(764年)更洪吉都防御团练观察处置使为江南西道都防御团练观察使,通称江西。治洪州(治今江西南昌市)。较长期领有洪、饶、吉、江、袁、信、虔、抚八州,相当今江西省。建中四年(783年)升为节度使。贞元元年(785年)复为都团练观察使。咸通六年(865年)升为镇南军节度使,乾符元年(874年)废镇南军节度使,复为江南西道观察使。龙纪元年(889年)复升江南西道观察使为镇南军节度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

    在今江西宁冈县城(砻市)龙江河畔后街。原是一家中药铺,分前后两进,前面是卖药柜台,后进为木质结构的两层楼房。井冈山会师后,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设此。党代表毛泽东、军长朱德、政治部主任陈毅、参谋长王尔

  • 叶州

    ①北周建德三年(574)置,治所在今湖北建始县东。唐贞观八年(634)废。②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在叶县(今河南叶县西南旧县镇)。五年(622)废。(1)北周建德三年(574年)置,治今湖北省建

  • 辽山

    一名龙岗山。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三通背岭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玄菟郡高句骊县:“辽山,辽水所出,西南至辽队入大辽水。”古山名。即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三通背岭,为辽水(小辽水)发源地。

  • 娄子镇

    即今河北枣强县西南娄子乡。明嘉靖 《冀州志》 卷1: 枣强县有娄子社。民国 《枣强县志》卷1: 娄子镇在 “城南三十五里。区公所分驻所在焉”。

  • 铜陵县

    ①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龙潭县置,属端州。治所在今广东阳春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58春州铜陵县: “以界内有铜山”为名。大业初属信安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勤州治,五年 (622) 州废。

  • 招宁司

    在今广东汕头市南达濠区西。旧属潮阳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清康熙五十七年 (1718) 移置达濠城中 (今达濠镇)。

  • 斜恭州

    唐开元后置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。北宋改为隶恭州。

  • 都斛汛

    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都斛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广州: 新会县有 “都斛” 盐场。清有把总驻此。

  • 马平港镇

    即今湖北广水市西马坪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应山县西有马平港镇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3应山县:马平港镇“在城西六十里”。

  • 习溪水

    在今江西吉安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庐陵县:习溪水“在府城南。源出古塘渡,由焦冈岭东合众流,至城南贯串城市名长涝水,东北入大江(赣江),此为绕城南之水。焦冈岭在府西南数里,一名天华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