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江阳县

江阳县

①西汉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即今四川泸州市。以县在大江(长江)之阳,故名。东汉为枝江都尉治。建安十八年(213)为江阳郡治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赵云传》:建安末,诸葛亮至江州(今重庆市),“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,与亮会于成都”。即此。东晋安帝时为獠族所据,废。南朝梁大同中复置,为东江阳郡(江阳郡)和泸州治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郡,仍为泸州治。大业元年(605)改为泸川县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阳县枕带双流,据江洛会。”为长江上流,蜀南军政重镇。

②东晋永和中侨置于武阳县,为西江阳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。北周属隆山郡。隋开皇初废入隆山县。

③西魏改江州县置,为七门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北顺江镇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江津县。

④隋大业初改邗江县置,为江都郡治。治所即今江苏扬州市。《寰宇记》卷123广陵县:“斯地处江之正北,故曰江阳。”后废。唐贞观十八年(644)析江都县复置,属扬州。五代南唐改名广陵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四川省泸州市。属犍为郡。东汉为江阳郡治。东晋安帝时废。南朝梁复置。隋大业初改为泸川县。(2)东晋置,治今四川省彭山县东。为江阳郡治。南朝梁为江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(3)西魏改江州县置,治今重庆市江津市东江口。为七门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江津县。(4)隋大业初改邗江县置,治今江苏省扬州市。为江都郡治。后废。唐贞观十八年(644年)复置,与江都县同为扬州治。五代南唐改名广陵县。(2)旧县名。即“江口县(1)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弇山

    ①在今山东莘县北四十里马桥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莘县: 弇山 “旧有泉曰弇山泉。《志》 云: 即古弇中聚也”。②今江苏太仓市的别称。(1)古山名。在今江苏省太仓市市区。明代王世贞筑。有三峰,名上弇、中弇

  • 古亭驿

    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莱州府》:古亭马驿“在潍县东北三十里。今废”。

  • 青宾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悦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海押立

    一作海牙立。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东南萨尔坎德附近。《元史· 宪宗纪》: 二年(1252),迁 “海都于海押立地”。即此。后为察合台汗国地。又作海牙里。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东南塔尔迪库尔干附近。

  • 牢州

    ①唐武德中置,治所在义泉县(今贵州湄潭县)。贞观十六年(642)废。②唐贞观十一年(637)改智州置,治所在南流县(今广西玉林市)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牢州“以牢石为名”。后废。乾封三年(668)复置

  • 永安关

    在今广西灌阳县东北六十五里,与湖南交界处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灌阳县东北有永安关。

  • 山丹河

    ①在今甘肃武山县西。源出岷县东城儿峪,东北流经武山县西入渭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宁远县:山丹水“亦来自岷州,流经县西十五里山丹铺,因名”。②亦作删丹河。黑河支流。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北、山丹县西。《清一统

  • 鲁县

    ①本春秋时鲁国都。战国秦王政二十三年(前224) 置鲁县,为薛郡治。治所即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二里古城村。汉为鲁国治。西晋至东魏为鲁郡治。北齐为任城郡治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郡,四年 (584) 改

  • 嘉定州

    ①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嘉定县置,属平江路。治所即今上海市嘉定区。明洪武二年 (1365)复改为嘉定县。②明洪武九年 (1376) 改嘉定府置,属四川布政司。治所即今四川乐山市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乐

  • 东关镇

    在今福建松溪县南四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东关镇,“元皇庆中置东关寨,在瑞应场。明洪武二年改置巡司,在县东关里仰屯。永乐中迁于马鞍岭,嘉靖八年迁于铁岭,万历中又迁于峡桥,即今治也”。(1)在山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