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名草堂寺。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五里。隋名桃花寺。唐大历中,崔宁镇蜀,以冀国夫人任氏本浣花女,遂重修之,改名浣花寺。北宋改为梵安寺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1成都府: 梵安寺 “在成都县南,与杜甫草堂相接。每
明永乐十三年 (1415) 改散毛长官司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村。清初改为散毛土司,雍正十三年 (1735) 改土归流,置来凤县。明永乐十三年(1415年)升散毛长官司置,治今湖北省
即今江苏昆山市西北十八里巴城镇。元名高墟村,置巴城巡司于此。后徙县西真义镇(今正仪镇)。清改名为巴城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昆山县:巴城镇“西枕巴城湖及七鸦浦,又西南通傀儡、阳城诸湖,盐徒往往出没
在今浙江余姚市东二十八里丈亭镇南姚江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慈溪县:丈亭渡在“县(治今宁波市西北慈溪镇)西南四十五里慈溪江分流处也。旧建丈亭于其上。宋绍兴间改为丈亭馆。嘉靖三十五年官军败倭贼于此。今有丈
①在今山西古交市东南。《元和志》卷13交城县:“羊肠山在县东南五十三里,石磴萦委若羊肠,后魏于此玄仓,今岭上有故石墟,俗云太武帝避暑之所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交城县:羊肠山“亦谓之万根谷山”。②在今江
①在今河北高碑店市旧城址东北隅。始建于唐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》:开善寺“在新城县城内东北隅。大殿内,藤胎八金刚,仰俯各四,如唐吴道子笔意。高宗纯皇帝有御制开善寺诗”。②南朝梁建,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番州。治所在今广东曲江县南。寻属东衡州。贞观元年 (627) 属韶州,八年 (634) 废入曲江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。属番州。贞
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,恒春半岛西部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南府: “枫港” 等 “并在恒春县北,西流入于海”。
在今福建南安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南安县:寿溪在“县(旧治在丰州镇)南三十里。有覆鼎山,溪源出焉。萦纡二十余里,溉田三千余亩”。
①即太康县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作 “泰康”。治所即今河南太康县。②1933年伪满改泰康设治局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。1945年并入杜尔伯特旗。1946年复置,属嫩江省。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