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汴水

汴水

①又名汴河、汴渠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作卞水,指今河南荥阳市西南索河。《后汉书》始作汴渠,移指荥阳一带从黄河分出的狼汤渠(即古鸿沟)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永平十二年(69),“遣将作谒者王吴修汴渠”。注:“汴渠即莨荡渠也。”即自今河南荥阳市北引黄河水,东经开封,南经通许至淮阳县东南入颍水,南流入淮水。魏晋之际, 自荥阳汴渠东循狼汤渠至今开封市,又自开封东循汳水、获水至今江苏徐州市转入泗水一道,逐渐代替了古代自狼汤渠南下颍水、涡水一道,成为当时从中原通向东南的水运干道;自晋以后,遂将这一运道统称汴水。隋开通济渠后,开封以东一段汴水渐渐为运道所经;唐、宋人称通济渠为汴河,故有时改称这一段汴水为古汴河。金、元后全流皆为黄河所夺,汴水一名即废弃不用。

②隋开通济渠,因自荥阳至开封一段即原来的汴水,故唐、宋人遂将出自河至入淮之通济渠东段全流统称为汴水或汴渠。北宋亡后,南宋与金以淮河为界,此渠不再为运道所经,遂渐湮废。今江苏泗洪县境,尚残存一段,俗称老汴河,上承睢水,东南流注入洪泽湖。


古水名。(1)《汉书·地理志》作卞水,指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南索河。《后汉书》始作汴渠,疑指卞水所入荥阳一带从黄河分出的狼汤渠(即古鸿沟)。魏晋之际,自荥阳汴渠东循狼汤渠至今开封市,又自开封东循汳水、获水至今江苏省徐州市转入泗水,渐次代替了古代自狼汤渠南下颍水、涡水,成为当时从中原通向江南的水运干道;自晋以后,遂将这一运道全流各段统称为汴水。隋开通济渠后,开封以东一段汴水渐不为运道所经;唐宋人称通济渠为汴河,故有时改称这一段汴水为古汴河。金、元后全流皆为黄河所夺,汴水一名即废弃不用。(2)隋开通济渠,因中间自今荥阳市至开封市一段就是原来的汴水,故唐、宋人遂将自河至入淮通济渠东段全流统称为汴水、汴河或汴渠。北宋亡后,南宋与金划淮为界,此渠不再为运道所经,不久即归湮废。今仅残存江苏省泗洪县境内一段,俗名老汴河,上承睢水,东南流注入洪泽湖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牛川

    ①在今陕西勉县西。《南齐书·魏虏传》:“伪安南将军、梁州刺史魏郡王元英十万余人通斜谷,寇南郑…… (萧) 懿先遣军主韩嵩等征僚,回军援州城,至黄牛川,为虏所破。”②在今陕西南郑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

  • 神仙山

   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永宁县 “双髻山” 条下: “又神仙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,径路崎岖,其上平衍。有神仙砦,相传辽、金时所置。”②在今四川开县东二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37开州开江县

  • 契苾部

    隋、唐铁勒十五部之一。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南中戈壁省一带。《新唐书· 回鹘传·契苾》:“契苾亦曰契苾羽,在焉耆西北鹰娑川,多览葛之南。” 唐永徽四年 (653) 以其部为贺兰都督府。大和中,其种帐附于振

  • 四洮铁路

    从四平街(今吉林四平市)至洮南(今洮安)。全长362.5公里。1917年修成四平至郑家屯(今双辽)段。1923年延修至洮南。今为平齐线的一段。

  • 白窖岭

    在今浙江永康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永康县:白窖岭在“县西北三十里。又三十里至茭道口,北至府城五十里,为往来之径道”。

  • 齐洮铁路

    齐昂、洮昂二铁路的合称。

  • 瓦岗

    即今四川雷波县西南雷池乡(呷窝)。1958年于此置瓦岗县。1960年撤销。集镇名。在河南省汤阴县南部。瓦岗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400。因村在火龙岗中段,且周围多瓦片,得名瓦子岗。1949年后简称瓦岗

  • 下坝镇

    即今江苏高淳县东下坝乡。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在东坝东十里处另建新坝,名下坝。镇以坝名。

  • 静明园

   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之南。辽于此建玉泉山行宫。金又建芙蓉殿行宫。元世祖于此建昭化寺。明英宗又增建上下华严寺。清康熙十九年(1680) 改名澄心园,三十一年 (1692) 改名静明园。《清一统志·京师

  • 那黑沙干

    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南卡尔希。宋、金时地属西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