汾常茶焙
北宋置,属剑浦县。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南剑州:剑浦县有汾常茶焙。
北宋置,属剑浦县。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南剑州:剑浦县有汾常茶焙。
即石牛道。古代陕西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间的主要交通路线。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入蜀,经广元市而至剑阁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6四川: “石牛道亦名金牛道。”即“石牛道”。
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达里甘戛西南。《御制平定朔漠方略》 卷22: 清康熙三十五年(1696) 四月,“己亥,驾次胡鲁苏台察罕诺尔”。
唐置,属嶲州。在今四川喜德县。唐樊绰《云南志》 卷1: “ (北) 谷东南一百三十里至罗山城,天宝以后吐蕃所筑,非国家旧城。”
唐龙朔二年(662)置,治所在万安县(今海南省万宁县北旧州)。开元九年(721)徙治陵水县(今海南省陵水县东北)。天宝元年(742)改名万安郡,至德二年(757)改为万全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万安
在今河北滦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平州马城县:“东北有千金冶。”为冶铸之地。
明置柴葫寨巡司,属掖县。在今山东莱州市北五十里。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裁。《清一统志》作 “柴胡寨”。
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北贵坪东南,为盐井。《元和志》卷33陵州贵平县:“平井盐井,在县东南七步。”
①西汉元鼎二年(前115)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。东晋永和中改属蜀郡。南朝宋改为鞞县。齐复为牛鞞县。西魏恭帝二年(555)改为阳安县。②隋大业十二年(616)置,属资阳郡。治所
即郳。西周封国。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六里。《春秋》:僖公七年(前653),“小邾子来朝”。杜注:“郳犁子始得王命而来朝也。邾之别封,故曰小邾。”即“郳”。
①在今浙江浦江县东二十四里。康熙《金华府志》 卷4: “元至正三年,宋濂筑青萝山房,自金华徙家于此,所著有 《青萝山杂言》。” 即此。②一名大青山。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