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汾西县

汾西县
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临汾县置,属吕州。治所即今山西汾西县。大业初属临汾郡。唐武德初属吕州,治所在今汾西县南四十里申村。后属晋州。开元中移治今汾西县东南四十二里后义村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(982)还治今汾西县。政和间改属平阳府。金贞祐三年(1215)改属霍州。明属平阳府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西南部、吕梁山东麓、汾河西岸。属临汾市。面积879平方千米。人口14万。辖5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永安镇。北齐置临汾县,为汾西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临汾县为汾西县,属吕州,大业初属临汾郡。《郡县释名》山西卷上:汾西县“县在汾河之西也”,故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属吕州,贞观十七年(643年)属晋州。五代因之。北宋政和末属平阳府。金贞祐三年(1215年)改属霍州。元属晋宁路。明、清俱属平阳府。1914年属河东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50年属临汾专区,1954年属晋南专区。1958年与霍县并为霍汾县,同年并入洪洞县。1960年恢复霍汾县,1961年恢复汾西县。1971年属临汾地区行署,2000年属临汾市。地处吕梁山背斜中轴隆起部与临汾盆地过渡地带。团柏河、对竹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高粱、豆类、棉花为主。矿产有煤、硫铁、铁、铝土、石膏、高岭土、耐火黏土、石灰石等。工业有煤炭、冶金、陶瓷、焦化、化工、机械、建材、酿酒等。108国道与霍石公路相连。名胜古迹有老爷顶、师家沟清代民居、吉祥碑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桂阳郡

    汉高帝置,治所在郴县 (今湖南郴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南耒阳市以南的耒水、舂陵水流域,北至洣水入湘处附近,南包广东英德县以北的北江流域。三国吴以后缩小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为郴州,大业初复为桂阳郡

  • 猫猫洞

    在今贵州兴义市东北顶效镇境。1975年在此发现的大量人类化石,属于 “新人” 阶段。这是贵州的一处时代很晚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

  • 济民场

    在今河北滦南县西南五十里柏谷庄。盛产盐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滦州: 济民盐场,“ 《志》 云:府境有盐场四,俱属于户部分司。一曰济民场,距分司七十里。南滨海,东极潮河,接石碑盐场。西跨运河,连丰润县越

  • 游 (遊) 仙山

    ①即今山西高平县西南十余里游仙山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 游仙山 “在高平县南十里”。北宋淳化年间在山上建游仙寺。②一名响山。即今安徽黄山市屯溪区西郊之狮子山。宋淳熙 《新安志》 卷4休宁县 《山阜》

  • 新巴郡

    东晋安帝时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新巴县(今四川青川县西南,一说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雁门镇)。北魏属益州,仅辖新巴一县。后向东南移于今江油市东北。隋开皇初废。东晋安帝时置,治新巴县(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雁门坝)。

  • 乐来县

    唐贞观十六年(642)置,属溱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万盛区西南。咸亨元年(670)废入荣懿县。

  • 西勒图站

    又作锡尔特台。清雍正十年(1732)置,在今黑龙江省甘南县东南音河西岸。清西清《黑龙江外记》卷2:齐齐哈尔西北至呼伦贝尔驿站有“西勒图”。

  • 赤坑

    当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境。《后汉书·张奂传》:延熹初,“迁使匈奴中郎将。时休屠各及朔方、乌桓并同反叛,烧度辽将军门,引屯赤坑,烟火相望”。李贤注:“时度辽将军屯五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1榆林镇:赤坑,

  • 岜崙村

    即今广西河池市西北岜崙村。清光绪《东华录》:光绪三十一年(1905)二月,农民义军“窜河池属之六甲岜崙,陆荣廷率军渡江截剿”。即此。

  • 莱公井

    在今广东雷州市。为北宋寇准任雷州司户时所饮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8雷州: 寇准 “尝游英灵村,酌井泉,称其甘冽,郡人后亦珍之,号莱公井”。《清一统志·雷州府》: 莱公井 “在海康县城外西馆内。相传宋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