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沂州

沂州

北周宣政元年(578)改北徐州置,治所在即丘县(今山东临沂市西二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新泰、临沂、费县、平邑等市县地。隋初移治临沂县(今临沂市),大业初改琅邪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改沂州, 天宝元年(742)改琅邪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沂州。辖境包括今山东临沂、枣庄、新泰、苍山、费县、平邑、蒙阴、沂水、沂源、沂南等市县地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升为沂州府。


北周改北徐州置,治即丘县(今山东临沂市东南)。以州城东临沂水得名。隋初移治临沂县(今山东临沂市)。唐、宋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沂河流域及枣庄、新泰等市地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升为直隶州,后又升为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平伐长官司

    明洪武十九年(1386)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铁厂乡。二十八年(1395)改属龙里卫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改属贵定县。明洪武十九年(1386年)置,治今贵州省贵定县西南平伐镇。属贵

  • 南部县

    南朝梁天监二年 (503) 改南国县置,为南部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南部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86南部县: “以地居阆中之南,故曰南部。” 西魏为新安郡治。北周属盘龙郡。隋属巴西郡。唐初属隆州。先天二年 (7

  • 筑口

    在今湖北谷城县东。为筑水 (今南河) 注入沔水 (今汉水) 之口。《水经· 沔水注》: 筑水“又东流注入沔,谓之筑口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谷城县: “又有筑水,经县治东南,注于汉水,曰筑口。”在今湖北

  • 窟胡县

    北周置,属窟胡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中阳县西北。隋开皇初改修化县。古县名。北周置,治今山西省中阳县西北。为窟胡郡治。隋开皇初改名修化县。

  • 右翼右后旗

    原属土谢图汗部,清雍正九年(1731)改属赛音诺颜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巴彦布尔德西。

  • 贡珍县

    唐渤海国置,属渤州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。辽以后废。

  • 北绛县

    北魏太和十二年(488)置,属东雍州。治所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二十里北绛村。孝昌三年(527)属北绛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翼城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十二年(488年)置,治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北绛。后

  • 沛公垒

    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汝州:沛公垒“在州东北大刘山南。汉高入关时驻此。世祖西征,亦尝驻焉。故山有大刘、小刘之称”。

  • 掖山

   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二十里之大基山,为掖水所出之山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东莱郡掖县: “有掖山祠。” 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7谓大基山西岩之先天观即古掖祠。可证大基山即古掖山。

  • 白狼城

    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黄道营子。西汉为白狼县治。《水经·大辽水注》:“白狼水北径白狼县故城东。”在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。因白狼山得名。西汉置县,属右北平郡。东汉废县。十六国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