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沙口镇

沙口镇

清置,属黄陂县。即今湖北黄陂县东南沙口村。《清一统志·汉阳府》:沙口镇“在黄陂县东南五十里”。


(1)在湖北省洪湖市西部。面积121.5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小沙口,人口1万。因众河汇至,挟泥沙淤积成洲,故名。1949年分属监利、沔阳(今仙桃市)二县。1951、1957年分两次划入洪湖县,属第七区(又称沙口区)。1958年属沙口公社,1984年复区,1987年析置沙口镇。主产稻,富水产,盛产莲藕。有化工、建材、五金、玻璃制品、棉纺等厂。沙下公路终点,峰瞿公路经此。(2)在广东省英德市东北部、雪山嶂西北。面积393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沙口街,人口 6900。处北江河谷地带,枯水期沙滩出露,且正处风口,秋后常有风沙,故名。建国初属望埠区。1957年属东风公社,1962年析置沙口公社。1984年设区,1987年建镇。地处英德盆地北部低山丘陵地。主产稻,并产甘薯、花生、甘蔗等,是市红瓜子主产区。滑石山保护区有原始森林。省硫铁矿井冲角分矿设此,还有水泥、塑料、轧钢、纸袋、服装、皮革、铁木藤制品等厂。京广铁路、望大公路经此,北江通航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附马寨营

    在今河北抚宁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“附马寨营,在县北五十里,亦有小城戍守。”

  • 桑伊宗

    又作桑那宗。即今西藏扎囊县东北桑伊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桑伊宗。1960年并入扎囊县。“桑伊”,藏语意为无边无际、存想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桑伊。1960年与札囊宗合并,改置札囊县(

  • 石门砦

    ①北宋置,属庆符县。在今四川高县西北庆符镇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庆符县“靖边堡”条下:“石门砦在县南。《宋志》:县有柔远、乐从、靖平、石门、怀远等五砦。……元俱废。”②北宋置,属黔江县。在今四川彭

  • 沧石铁路

    自河北石家庄至沧县(今沧州)。清末以来几经动议修筑此路,但屡议屡辍,一直未能动工。1920年华北大旱,北洋政府以工代赈,募灾民修筑此路,路基已修成,但因无钱购买轨料,路基无法铺轨,改为汽车路。

  • 临蔡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析武平县置,属陈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北二十五里临蔡镇。大业二年 (606) 废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河南省淮阳县东北,属汝阳郡。隋大业初废入宛丘县。

  • 武穆屯

    在今湖南湘阴县北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: 武穆屯 “宋高时,杨么据洞庭,岳飞讨之,屯兵于此,因名”。

  • 康定府

    清宣统三年 (1911) 改打箭炉厅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四川康定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康定、炉定、雅江、理塘、稻城等县地。1913年降为康定县。清宣统三年(1911年)改打箭炉厅置,治今四川省康定县。辖

  • 崧高

    又作崇高。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。《诗经·大雅·崧高》: “崧高维岳,峻极于天。” 郑玄笺: “崧, 高。 山大而高曰崧。”

  • 硖川县

    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属羁縻麟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后废。

  • 林历 (歷) 山

    在今安徽黟县西南十里,东厄黟县盆地南口,地势险要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贺齐传》:建安十三年 (208),贺齐 “迁威武中郎将,讨丹阳黟、歙。黟帅陈仆、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黟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