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内

河内

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,黄河以南为河外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 《正义》: “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、河北,故呼河北为河内,河南为河外。” 又云: “河从龙门南至华阴,东至卫州,折东北入海,曲绕冀州,故言河内云也。” 《周礼·职方》: “河内曰冀州。” 《史记·河渠书》: “西门豹到漳水溉邺,以富魏之河内。” 皆此。或专以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为河内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 “当此时晋强,西有河西,与秦接境,北边翟,东至河内。” 《正义》: “河内谓怀州。”


古地区名。(1)春秋、战国时以黄河以北为河内,以南为河外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、河北,故呼河北为河内,河南为河外。又云河从龙门南至华阴,东至卫州,折东北入海,曲绕冀州。故言河内云也。”《周礼·职方》有“河内曰冀州”之句。皆即此。(2)专指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为河内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当此时晋强,西有河西,与秦接境,北边翟,东至河内。”《史记·河渠书》:“西门豹引漳水溉邺,以富魏之河内。”又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司马卬为殷王,王河内,都朝歌。”皆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罗山

    ①即泉山。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约三十里瓯江南岸。宋释赞宁《笋谱·二之出》:“龙牙竹笋出永嘉大罗山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94温州永嘉县:大罗山“广袤三十余里。一名泉山……即朱买臣所云越王居保之泉山也”。②在今

  • 盘古沟

    在今河北青县南大盘古村附近。《新定九域志》 卷2乾宁军: “盘古沟,水深三丈,天旱不涸。”并有 “盘古墓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青县“卫河” 条下: “又有盘古沟,在县南十五里。东流入御河。虽旱不竭。

  • 阿鲁音钗达木湖

    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东北呼吉日音淖尔一带。清康熙《皇舆全览图·热河图》 作阿鲁垒差达母鄂模。

  • 大金店

    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南二十里大金店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10:同治二年(1863)八月,“张总愚自据大金店”。

  • 三梁

    战国赵邑,在今河北望都县东。《战国策·魏策三》:“初时惠王伐赵,战胜乎三梁。”《水经·滱水注》有“三梁亭”。古邑名。战国赵邑。在今河北省望都县西。《战国策·魏策三》:“初时惠王伐赵,战胜乎三梁。”即此

  • 萨拉吉克乌梁海旗

    清康熙间置,属唐努乌梁海部。旗府驻地在今俄罗斯克孜尔一奥尔达州巴耳加津一带。古旗名。清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置。为唐努乌梁海所属五旗之一。驻地在今俄罗斯克孜尔-奥尔达州巴耳加津一带。宣统三年(19

  • 东随郡

    南朝宋置,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。后废。南朝梁改东随安左郡置,治今湖北省广水市东北。北魏改为东随县。

  • 沙泥驿

    明洪武十三年(1380)置,在今甘肃临洮县北太石铺镇。清裁。民国初于此置沙县(后改为洮沙县)。

  • 罗旁

    地区名。明、清时指今云雾山西北、云开大山以东、西江以南地区。以罗旁山得名。为瑶人所据。《明史·神宗本纪》: 万历五年 (1577) 夏五月,“广东罗旁瑶平”,因置罗定州。《清一统志· 罗定州》: 泷水

  • 雍州

    ①古九州之一。在今陕西、甘肃二省和青海省东部地区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黑水西河惟雍州。”《尔雅· 释地》: “河西曰雍州。” 《周礼· 职方》:“正西曰雅州。” 黑水所指,说法不一,有谓今甘肃张掖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