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北道

河北道

①唐贞观元年 (627) 置,为贞观十道、开元十五道之一。因在黄河以北,故名。开元后治所在魏州 (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)。辖境相当今北京、天津二市及河北、辽宁大部,河南、山东古黄河以北地区。

②1914年由豫北道改置,属河南省。治汲县(今河南卫辉市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济源以东,内黄、滑县、封丘以西黄河北岸地区及河北武安、涉县、临漳等县地。1927年废。


(1)唐贞观十道、开元十五道之一。开元后治魏州(今河北大名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辽宁四省市大部,河南、山东二省古黄河以北地区。(2)1914年6月由豫北道改名,治汲县(今河南卫辉市)。属河南省。辖汲县、武陟、安阳、汤阴、临漳、林县、内黄、武安、涉县、新乡、获嘉、淇县、辉县、延津、浚县、滑县、封丘、沁阳、济源、原武、修武、孟县、温县、阳武等县。辖区约当今河南省济源、孟州二市以北,内黄、滑县、封丘三县以西黄河北岸地区,及河北省武安、陟县、临漳等市县地。1927年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安郡

    北魏置,治所在文安县(今陕西延川县西南文安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川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湾坝龙

    在今四川九龙县东湾坝彝族乡。清置湾坝龙土百户。

  • 临平镇

    ①即今浙江余杭市。《晋书·顾众传》:东晋咸和三年 (328),表 “临平人范明” 为 “参军”。即此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太祖开平三年 (909),“ (高) 澧以州叛附于淮南,举兵焚义和临平镇”。

  • 白茅嘴镇

    在今安徽无为县东九十里,滨江。明为奥龙巡司驻地。

  • 杂曲卡

    亦名杂渠卡。即今四川石渠县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登科府石梁县:“即杂渠卡,一名色许。”

  • 罗江口镇

    即今四川达川市东北罗江镇。清乾隆《达州志》 卷1:罗江口场 “在州北方,去城三十里”。

  • 云南州

    ①唐武德七年(624)置,治所在勃弄县(今云南弥渡县境)。后废。②元至元十一年(1274)置,属大理路。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。元郭松年《大理行记》:“张乐进求时,州北龙兴和山忽五色云起,

  • 距越山

    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北七十里,与尼山相接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2邹县: 距越山 “山高大,冠于群峰,上有龙井”。

  • 榆州

    ①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治所在榆社县(今山西榆社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榆社县及和顺县西部地。六年 (623) 废。②辽置,属大定府。治所在和众县 (今辽宁凌源市西土城子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大凌河地区

  • 齐门

    又名望齐门。即今江苏苏州市旧城东北门。《吴越春秋》卷4:阖闾“复谋伐齐,齐子使女为质于吴,吴王因为太子波聘齐女,女少思齐, 日夜号泣,因乃为病。阖闾乃起北门,名曰望齐门。令女往游其上”。俗称齐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