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州

河州

十六国前凉置,治所在枹罕县 (今甘肃临夏市西南)。西秦乞伏炽盘迁都于此。北魏初改置袍罕镇,移治今临夏市。太和十六年 (492) 复为河州。辖境相当今洮河、大夏河中下游流域,湟水下游及桑园岥积石峡间黄河流域地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袍罕郡。唐初复改为河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安乡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河州。宝应初入吐蕃。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复置河州。蒙古至元六年(1269) 改为河州路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 改置河州卫,五年 (1372) 升为河州府。景泰二年 (1451) 又改为河州,属临洮府。清改属兰州府。1913年降为导河县。


(1)十六国前凉分凉州东部六郡地置,治枹罕县(今甘肃临夏市)。以州界近积石山,取《禹贡》“导河积石”之义为名。西秦末地入吐谷浑。北魏太平真君六年(445年)于此置枹罕镇,太和十六年(492年)复改州。辖境相当今甘、青两省洮河、大夏河中下游,湟水下游及桑园峡、积石峡间黄河流域地。隋开皇元年(581年)分东境置兰州,辖区缩小。唐天宝、至德年间曾改河州为安乡郡。宝应元年(762年)地入吐蕃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复置,属秦凤路。元改河州路。明洪武初先后置河州卫、府,不久并府入卫,成化中复分置州,不辖县,属临洮府。清雍正四年(1726年)并卫入州。乾隆初改属兰州府。1913年州废,改导河县。为通河、湟门户,宋时汉中茶由此运入吐蕃,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都实探察黄河源经此,明初于此置茶马司。(2)渤海国置。治今吉林省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,属长岭府;一说治今桦甸市南苏密沟。金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崖寨

    在今山东长清县南五十里黄崖山。清咸丰十一年 (1861) 太谷学派学者、江苏仪征人张积中为避兵乱而来此筑寨讲学,逃难入山者有八千余户。同治五年 (1866) 山寨被清军攻破,全寨数千民众被杀。

  • 沽河

    ①又作沽水。即今白河、潮白河,东循北运河入海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渔阳郡渔阳县: “沽水出塞外,东南至泉州入海。” 又 《水经·沽河》: “沽河从塞外来, 南过渔阳狐奴县北, 西南与㶟余水

  • 波零县

    唐贞观十二年 (638) 置,属瀼州。治所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。贞元后废。

  • 玉台山

    ①在今四川阆中市北七里。山上有玉台观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5阆州:玉台观“在州北十里。唐滕王尝游之,有滕王亭基”。唐杜甫《阆山歌》:“阆中城东灵山白,阆州城北玉台碧。”今山上有古舍利塔和滕王亭子故址。②

  • 白塔河镇

   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白塔河村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江都县东北有白塔河。民国《江都县续志》卷1:白塔河“在县城东北宜陵镇东,运盐河北岸。距城陆路四十五里,水路七十六里”。

  • 房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在今辽宁盘山县东南古城子乡附近。东汉属辽东属国。东汉末废。《水经·大辽水》: 大辽水 “东南入塞,过辽东襄平县西。又东南过房县西”。即此。②明洪武十年 (1377) 改房州置,

  • 廓州

    ①东魏武定元年 (543) 侨置,寄治肆州敷城县郭城 (今山西原平市西北)。北齐改为显州。②北周建德五年 (576) 于浇河故城置,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9廓州: “盖以开廓边境为义。

  • 窦家寨

    在今广西藤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道家村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南道家圩。明、清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榆州

    ①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治所在榆社县(今山西榆社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榆社县及和顺县西部地。六年 (623) 废。②辽置,属大定府。治所在和众县 (今辽宁凌源市西土城子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大凌河地区

  • 章练塘

    ①在今江苏吴县东南四十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长洲县: 章练塘,“ 《志》 云: 陈湖之东为阖闾浦,为章练塘,又并即角直浦,其相近者曰金泾渰,渰南为麋渎,北为龙溇,与诸湖渎互相灌注,以达于吴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