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相寺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 法相寺 “在钱塘县南高峰下。旧名长耳院,五代晋时建,宋大中祥符间改今名”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 法相寺 “在钱塘县南高峰下。旧名长耳院,五代晋时建,宋大中祥符间改今名”。
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汾河西岸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元兴元年(402),后秦姚为北魏军包围于柴壁,“秦王兴将兵四万七千救之,将据天渡运粮以餽平”。胡注:“柴壁在汾东,天渡盖汾津之名,在汾水西岸。”在今山西省
一作卜笼。在今云南弥勒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 广西州》: 部笼山 “在弥勒县南五里。环绕县治。旧部笼千户所置于此”。
在今广西全州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26全州: 砻岩 “在清湘县北十五里。虚明深窈,有飞泉数百丈,萦如飞练”。
清光绪年间置,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南苏巴什。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0吐鲁番厅:“自托克逊驿偏南九十里苏巴什驿。”
即今海南省澄迈县治 (金江镇)。1903年《广东省全图》: 海南岛澄迈县西南有金江市。1950年澄迈县迁治于此。
金置,属岐山县。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南二十五里罗局村。元废。集镇名。在陕西省岐山县东南部。属枣林镇。人口 3600。宋《元丰九域志》为马碛镇。明万历年间名挪集镇。清雍正年间已为今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。
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镇对岸,俄罗斯阿穆尔州南。北起精奇里江,南抵豁尔莫勒津屯,长约一百八十里;西起黑龙江,东达清光绪十五年(1889)挖掘界濠,宽约八十里,为境内六十四个村屯的总称。原为旧瑷珲的所在
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北。为嵩山之西部。《山海经·海内东经》:“颍水出少室,少室山在雍氏南。”《水经·颍水》:“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。”《魏书·地形志》 阳城郡阳城县:“有少室山。”《元和志》卷5登封
在今浙江余姚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余姚县: 胜归山 “在县北三里。相传晋刘牢之败孙恩,还屯于此”。
即今四川仁寿县西南二十里于丞乡。为南宋丞相、抗金英雄虞允文故乡。有虞允文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