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波婆县

波婆县

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巩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。天宝元年 (742) 属因忠郡,乾元元年 (758) 属巩州。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安砦

    在今福建华安县西南四十里高安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漳州府: 高安砦 “在府西北。元至元十八年,州人陈桂龙据此,乘高为险,人莫敢进。元将高兴以计焚其山,桂龙遯入畲洞”。

  • 野草湾

    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南野草湾村。清光绪《畿辅通志》 卷68 《关隘二》: 野草湾汛 “在 (赞皇)县西三十里。旧设千总外委驻守”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赞皇县城西偏南。属土门乡。人口1630。古时河湾野草丛生,

  • 百井

    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十里柏井村。《旧唐书·李自良传》:唐大历十三年(778),鲍防抵御回纥入侵,“促伯瑜等逆战,遇虏于百井,伯瑜等大败而还”。即此。宋于此置百井寨。又作柏井,即今山西省阳曲县东北柏井。《

  • 大堰垱市

    即今湖南澧县西北三十三里大堰垱镇。民国《澧县县志》卷3《商埠》:大堰垱“离城三十里,最繁盛”。

  • 都山设治局

    1931年置,属热河省。治所在双山子(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东南双山子镇)。1933年改为青龙县。1933年8月由迁安、抚宁二县析置,治大杖子(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)。同年升县,并改名青龙县,隶热

  • 阳武谷

    又作扬武谷、羊武谷。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三十五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开运三年(946),“九月,契丹三万寇河东;壬辰,刘知远败之于阳武谷”。即“扬武谷”。

  • 蔓渠山

    为熊耳山之殊称。又名鸾山、峦山、闷顿岭。在今河南卢氏县东、栾川县西北。为伊水发源处。《山海经· 中山经· 中次二经》: “蔓渠之山,其上多金玉,其下多竹箭,伊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洛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

  • 白水关

    ①亦名关头。东汉置,属白水县。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北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汉中志》:“白水县有关尉,故州牧刘璋将杨怀、高沛守也。”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 注引南齐刘澄之《梁州记》:“关城西南百八十里有

  • 吉林市

    1936年伪满由永吉县析置,治所即今吉林省吉林市。1945年抗战胜利后仍置吉林市。在吉林省中部、松花江中游。面积2.77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 1962 平方千米)。人口431.2万(市辖区179.5万)

  • 安乐矶

    在今湖北鄂城市东三十里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全综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曰:“权使子登出征,已出军,次于安乐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