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州
①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安平。北宋皇祐元年 (1049) 改为安平州。
②唐置,治所即今云南祥云县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祥云县大部地。天宝后废。
(1)唐羁縻州。开元以前置,治今云南省祥云县。属姚州都督府。《大唐新语·褒锡》:“波州铁柱,唐九徵铸。”即此。开元末入于南诏。(2)唐羁縻州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南安平。属邕州都督府。北宋皇祐元年(1049年)改为安平州。
①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安平。北宋皇祐元年 (1049) 改为安平州。
②唐置,治所即今云南祥云县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祥云县大部地。天宝后废。
(1)唐羁縻州。开元以前置,治今云南省祥云县。属姚州都督府。《大唐新语·褒锡》:“波州铁柱,唐九徵铸。”即此。开元末入于南诏。(2)唐羁縻州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南安平。属邕州都督府。北宋皇祐元年(1049年)改为安平州。
即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之阿蓬江。《清一统志·酉阳州》: 阿蓬水 “西南至龚滩入黔江,即 《旧志》 所谓施州江也”。
在今广东紫金县东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永安县: 闻麖嶂 “本名簾紫嶂。宋末帝昺航海,丞相文天祥收败卒屯此,夜闻黄麖鸣,遂徙南岭。其寨址阶石尚存,相连者曰山谷嶂”。在今广东省紫金县东。本名
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三十里花桥镇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昆山县东南有“花桥镇”。其西南赵家桥上有1862年刻“太平天国”四字。
1915年析龙江县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龙江县南景星镇。1917年改为景星县。又称景星镇设治局。1915年由龙江县景星镇县佐改置,治今黑龙江省龙江县西南景星镇。因镇北有景星山得名。19
①在今四川仁寿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3隆州: 鼎鼻山“在仁寿县南一里。其山隆起,又曰隆山,州盖以此得名”。②亦名打鼻山。在今四川彭山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彭山县有鼎鼻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32彭山县
亦称合川守捉城。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鄯州:“南百八十里有合川守捉城。”
在今湖南攸县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攸县: 新陂港 “江头冲之水南流经此。洪武初,筑陂潴水,溉田甚广”。
①在今云南通海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通海县: “诸葛山在县东南三里。相传武侯南征屯兵于此,因名。”②在今贵州铜仁市西十里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形势突兀,俯瞰诸垤,上有武侯屯营故址。”
一作曲逆。战国燕邑,后属魏。在今河北顺平县东南子城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:“今鲁句注禁常山而守,三百里通于燕之唐、曲吾。”即此。即“曲逆”。
①隋仁寿初改湖州置,治所在湖阳县(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)。大业初废。②唐乾元元年(758)改江宁郡置,治所在上元县(今江苏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、句容、溧水、溧阳等县地。上元二年(7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