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泸沽湖

泸沽湖

又称左所海。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城北一百三十八里落水村以东,西北部分属四川盐源县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7永宁府: 泸沽湖 “在府东三十里。周三百里。中有三岛”。《清一统志 ·永北厅》:泸沽湖 “在永宁土府东三十里。周三百里。中有三岛,高可百丈。其近南二岛: 一名罗水,一名列格。永宁土官立寨于上,名列格寨”。今湖中三岛,大者为阿侯岛,其次为木侯岛、左所岛。这里是梭摩人的聚居区,至今还保留着远古独特的家庭婚姻制度,以母系为中心建立家庭,实行走婚制。住于泸沽湖北岸海拔3754米的狮子山,被当地人奉为 “干木女神”。


纳西族摩梭语,意即“山沟里的湖”。又名左所海,古称鲁窟海子。四川、云南两省界湖,分属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和四川省盐源县。由亮海和草海组成。湖面海拔 2690.7 米,面积48.5平方千米,最大水深93.5米,蓄水量19.53亿立方米。为构造断陷湖。入湖河流有三家村河、山跨河等,出湖经海门河、祖盖河、盐源河、小全河入雅砻江。盛产鱼类。湖中有小岛,湖周森林围绕,湖光山色,景色优美。湖畔的纳西族以保留至今的原始母系氏族民俗闻名于世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台枣铁路

    即枣台铁路。自今山东枣庄市至台儿庄。

  • 朐忍

    战国秦邑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三坝乡。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: 秦昭襄王时,白虎为害,“于是夷朐忍廖仲药、何射虎、秦精等,乃作白竹弩于高楼上,射虎”。秦置县。古邑名。战国秦邑。在今重庆市云阳县西。《华阳国志·

  • 黄花涝市

    即今湖北黄陂市西南六十五里黄花涝村。清同治 《黄陂县志》 卷2 《乡会》: 有 “黄花涝”。

  • 司吾侯国

    东汉改司吾县置,属下邳国。治所在今江苏新沂市南五十里王庄镇㟃峿村。三国魏复为司吾县。

  • 大板昭屯

    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)置,属美诺厅。在今四川小金县北两河乡西北大坂村。四十四年(1779)废入抚边屯。设千总驻防。

  • 洛都水

    即乐都水。今青海东部湟水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和硕特部南左翼末旗: “博罗充克克河……即古湟水,一名洛都水者也。”

  • 岘头山

    即岘山。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索隐引小颜(师古)云:曹水“出陕县西南岘头山,北流入河”。

  • 惠安县

   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(981) 析晋江县北乡地置,属泉州。治所在今福建惠安县东北龙窟岭下。后徙螺山之阳,即今治。元属泉州路。明、清属泉州府。1913年属福建南路道。1914年属厦门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

  • 蛤仔难社

    又作哈仔难。即今台湾省宜兰县。清乾隆间范咸 《台湾府志》 卷1: “ (自山朝社) 又上至蛤仔难诸社,深箐鸟道,至者鲜矣。” 清嘉庆十六年(1811) 于此设噶玛兰厅。光绪元年 (1875) 改为宜兰

  • 平泉河

    即今甘肃礼县东北永坪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秦州礼县:“平泉河在县北二十里。”清光绪《甘肃新通志》卷7:平泉河“源出固城镇野猪山之东,南流经平泉川入西汉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