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洱源县

洱源县

1913年改浪穹县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大理府太和县: 西洱河 “源出浪穹县罢谷山”。因洱海发源于县境而得名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


在云南省西北部。属大理白族自治州。面积 2960 平方千米。人口33万。辖8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玉湖镇。唐麟德元年(664年)始设治,置浪穹州、邓备州。南诏为矣和赕、邓川赕。宋大理为宁北赕、邓赕、凤羽郡。元至元十一年(1274年)设为浪穹县、邓川州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置凤羽县,治今县南凤羽。属邓川州,后省入浪穹县。清因之。1913年浪穹县更名洱源县,意即“洱海之源”。邓川州改设邓川县。1950年后洱源县、邓川县同属大理专区。1956年起属大理白族自治州。1961年邓川县并入洱源县。洱源县并入剑川县,1962年复置。地处横断山地北段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玉米、蚕豆、油菜籽、烤烟为主,并产核桃、茶叶、花卉、药材等。梅子产量居全省第一。为全国饲养乳牛基地县之一。产淡水鱼。工业有乳制品、果品、水泥、制盐、采煤、印刷、农机修造等。特产乳扇、酥油、炖梅、雕梅、弓鱼、天生黄。滇藏公路、平甸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邓赕诏古城遗址、标楞寺古刹遗址、佛光寨古战场遗址、段信苴宝摩岩碑、茈碧湖、鸟吊山自然景观、地下溶洞清源洞、西湖水乡风光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夏墟

    或作夏虚。《左传· 定公四年》: “分唐叔以大路、密须之鼓,……命以 《唐诰》 而封于夏虚。” 其地有三说: (1)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。西晋杜预注: “夏虚,大夏。今大原晋阳也。” (2) 在今山西

  • 迦瑟州都督府

    唐置,属北庭都护府。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西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玉祁镇

   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玉祁镇。明弘治《无锡县志》卷2:西北兴道乡八都有玉祁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无锡县图:西北有玉祁镇。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西北部,五牧河、北塘河两岸。面积39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

  • 步雄部

    宋大理置,属善阐府。在碌云异城(今云南江川县东北二十六里龙街)。元改江川县。大理后期置,治今云南省江川县东北江城南。属善阐府。蒙古宪宗时改置千户,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为江川州。

  • 寻山后千户所

    明成化中置,属成山卫。治所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寻山镇。明置,治今山东省荣成市东寻山所。属登州府。清废。

  • 沙过甸

    亦作沙涡甸。大理国巴翠部。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南大山乡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卷下:威龙山“蛮名沙涡甸”。

  • 昌邑城

    又名慨口城。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昌邑东游塘。西汉时筑,昌邑王刘贺封于此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刘昭注: 海昏侯国 “在昌邑城”。又名慨口城。在今江西省新建县西北。西汉时筑,昌邑王刘贺封此。

  • 青龙潭市

    即今湖北安陆市西北二十六里青龙镇。清光绪 《德安府志》 卷8 《兵事》: 同治三年 (1864)四月,张总愚 “扰及郡西三里店、白兆山、青龙潭等处”。

  • 半川府

    在今陕西旬邑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三水县:半川府“在县北十五里。唐府兵之一”。

  • 永霸县

    辽置,为建州治。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南黄河滩喀喇城。元废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今辽宁省朝阳市西南大平房镇。为建州治。元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