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流沙

流沙

①泛指我国西北方之沙漠地区而言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导弱水,至于合黎,余波入于流沙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张掖郡居延县: “居延泽在东北,故以为流沙。”

②又称今新疆境内白龙堆沙漠一带为流沙,为中西交通路线必经之地。《晋书·张骏传》: 张骏 “又使其将杨宣率众越流沙,伐龟兹、鄯善,于是西域并降”。《魏书·世祖纪》: 太平真君三年 (442),沮渠无讳 “走渡流沙,据鄯善”。《周书·异城传》:鄯善 “北即白龙堆路。……西北有流沙数百里,夏日有热风,为行旅之患”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吐谷浑“西北有流沙数百里,夏有热风,伤行人”。即此。


(1)泛指我国西北部沙漠地区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导弱水,至于合黎,余波入于流沙。”即此。(2)指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白龙堆沙漠。古时中原与西域交通多经此地。《高僧传》卷三载,晋时僧人法显等起天竺,“发自长安,西渡流沙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沙城

    即今陕西勉县东黄沙镇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: 建兴十年 (232),“亮休士劝农于黄沙,作流马木牛毕,教兵讲武”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沔阳县有黄沙城。(1)在今安徽省泾县东南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

  • 也儿的石河

    即今新疆北部流入哈萨克斯坦之额尔齐斯河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太祖元年(1206),发兵复征乃蛮,“太阳罕子屈出律罕与脱脱奔也儿的石河上”。即此。古水名。又作叶儿的石河、也里的失河(《元史·宪宗纪》)。即

  • 述昆州

    亦作迷昆州。唐置,为羁縻州,属桂林都督府。治所在夷蒙县 (今广西宜州市西南龙头乡)。北宋属宜州,熙宁八年 (1075) 改置述昆县。唐置羁縻州,治夷蒙羁縻县(今广西宜州市西南)。属桂州都督府。北宋熙宁

  • 秦州卫

    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置,属陕西都司。治所在秦州城 (今甘肃天水市)。后废。

  • 尧山

    ①又名豆山。在今河北唐县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唐县:“尧山在南。”张晏曰:“尧山在唐县北望都界。”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皇甫谧曰:尧山一名豆山,今山于城北如东,崭绝孤峙,虎牙杰立。山南有尧庙,是即尧之

  • 劝农山

    在今四川富顺县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富顺县:劝农山“在县治南。岩洞殊胜,前接圣灯山。山之西有石峰峭拔”。《清一统志·叙州府一》:劝农山“宋太守黄商卿常劝农于此。上有洗马池、清泉洞”。

  • 舟口场

    即周口场。今四川蓬安县。1953年蓬安县迁此。

  • 奉议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八年 (1395) 改奉议州置,属广西都司。治所在奉议州 (今广西田阳县西南)。正统十一年 (1446) 徙治贵县 (今广西贵港市)。清废。明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改奉议州置,治今广西壮

  • 文山县

    ①即汶山县。治所即今四川茂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作“文山”。②清雍正八年(1730)置,为开化府治。治所即今云南文山县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“东文山,县以此得名。”1913年改开化县,1914年复名文

  • 湍县

    南朝陈置,属汉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西南。隋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