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济南市

济南市

1929年由历城县析置,为山东省会。治所即今山东济南市。


简称济,别称泉城。在山东省中西部。省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 8177.2 平方千米(市辖区3257.9平方千米)。人口582.6万(市辖区334.8万)。辖市中、历下、槐荫、天桥、历城、长清6区和平阴、济阳、商河3县,代管章丘1县级市。市人民政府驻市中区。战国名历下,属齐国。秦置历城县,属济北郡。西晋永嘉末,移济南郡治历城(今山东济南市)。南朝宋元嘉九年(432年)于历城侨置冀州。北魏皇兴三年(469年)改为齐州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改齐州为齐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改齐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名临淄郡,五年(746年)复名齐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名齐州。北宋政和六年(1116年)升为济南府。元为中书省济南路。元至正二十七年(1367年)朱元璋改为济南府,为山东布政使司治所。清因之。1913年废府改道,为岱北道(1914年改名济南道)治。1928年废道,直属于山东省。1929年析历城县城和城外商埠及其四郊置济南市。市、县人民政府同驻济南城(1937年县治迁城东王舍人庄)。1948年置济南特别市(后改济南市)。1958年泰安专区撤销,所属泰安市及莱芜、新泰、宁阳、历城、章丘、长清6县划入。1960年撤销长清县,地入历城、肥城、平阴诸县;同年析新泰县部分地置新汶市。1961年原辖县、市,除历城县外,均划属泰安专区。1978年章丘、长清二县划入。1985年平阴县划入。1987年撤销历城县,改置历城区。1989年济阳、商河二县划入。1992年章丘县改市。2001年长清县改置长清区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黄泛冲积平原交接地带。地势南高北低。河流主要有黄河、小清河二个水系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市郊农产有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稻、甘薯、大豆、花生、蔬菜等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钾、硬质黏土、石灰石、花岗石等。工业有机械、电子、化工、冶金、纺织、食品、建材、造纸等。京沪、胶济、邯济三铁路干线在此交会,是全国重要铁路枢纽之一。104、220、308、309国道经此,为济青、济德高速公路及济临、济微等公路起点。济南国际机场可同国内外许多城市通航。有山东大学、山东工业大学、山东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多所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千佛山、大明湖、趵突泉为济南市区的三大名胜。有著名的“七十二”名泉,并有“泉城”美称。还有万竹园、植物园、动物园、环城公园等众多公园。古迹有千佛崖造像、四门塔、九顶塔等。纪念地有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、辛亥革命烈士陵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十香园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南江南大道中隔山村怀德大街。为晚清著名画家居廉、居巢的故居。园中种有素馨、茉莉等十种香花及各种草木,供写生之用,故名“十香园”。

  • 永平堡

    明置,属石泉县。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漩坪羌族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石泉县:永平堡“在县东二十里。《志》云:堡设在山崖,形势陡拔,控制白草诸番隘口。由永平而西三里为奠边关,关南里许为火草坪,坪北十五里为万

  • 方家堰

    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南武安镇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南漳县“七里滩镇”条下:“县东五十里又有方家堰巡司。”在今湖北省南漳县东南。明、清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筑山

    一作竹山。在今湖北竹山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9襄阳府: 筑山“在竹山县西五里。筑水所出”。

  • 深沪

    即今福建晋江市东南深户镇。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 “洛阳巡司” 条: “ 《旧志》,深沪司在(晋江) 县南八十里。元置于县南五十五里二十部港边。明洪武二十年移此。有城周一百五十丈,二门。”

  • 皋落山

    一名乐平山。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七十里。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: “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50乐平县: “乐平山在县东七十六里,即古东山皋落氏之地。”

  • 武定府

    ①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改武定路置,寻升军民府,万历中罢称军民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南甸县 (今云南武定县东七里旧城)。隆庆四年(1570) 徙治和曲州 (今武定县)。清属云南省,乾隆三十五年

  • 桥头集

    ①即今安徽六安市东北五十里东桥镇。清乾隆 《六安州志》 卷3: 桥头集在 “州西北二十里”。②即今安徽肥东县东南桥头集镇。清光绪 《续修庐州府志》 卷3: 桥头集“ (距城) 七十里”。

  • 乌里雅苏台统部

    清代政区名。首府在乌里雅苏台城(今蒙古国扎布汗省会扎布哈朗特)。统辖喀尔喀四部、科布多、唐努乌梁海二区。辖境相当今蒙古国、俄罗斯图瓦共和国、阿尔泰边疆区大部、哈萨克斯坦东北斋桑湖地区及我国新疆乌伦古河

  • 王仙铺

    即今湘南醴陵市东北二十四里王仙镇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醴陵县图:县东北有王仙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