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济州

济州

①北魏泰常八年 (423) 置,治所在碻磝城(今山东茌平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范县、山东聊城、东阿、肥城、阳谷、高唐等县市间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辖境缩小。天宝十三载 (754) 州城为河所陷,遂废入郓州。

②五代周广顺二年 (952) 分郓州置,治所在巨野县 (今山东巨野县南一里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市及巨野、金乡、郓城等县地。金天德二年 (1150)移治任城县 (今济宁市)。蒙古至元六年 (1269) 又移治今巨野县。八年 (1271) 升为济宁府,十二年 (1275) 又改济州,属济宁府。至正八年 (1348)废。

③金天眷三年 (1140) 改黄龙府置,属会宁府。治所在利涉县 (今吉林农安县)。《金史· 地理志上》: “以太祖来攻城时,大军径涉不假舟楫之祥也。” 辖境约当今吉林农安、德惠、双阳县及长春市地。大定二十九年 (1189) 改名隆州。


(1)北魏泰常八年(423年)置,治碻磝城(今山东茌平县西南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范县、山东省聊城、东阿、肥城、阳谷、高唐等市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。辖境缩小。天宝十三载(754年),州城为河所陷,遂废入郓州。(2)五代周广顺二年(952年)分郓州置,治所在巨野(今县南)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济宁市及郓城、巨野、金乡等县地。金天德二年(1150年)移治任城(即今济宁)。元至元中升为济宁府;不久又改为济州。至正八年(1348年)废。(3)金天眷三年(1140年)以龙州改名,治利涉县(今吉林农安县),属上京路。辖境相当今吉林省长春市及农安、德惠一带。大定二十九年(1189年)改名隆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掷笔峰

    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庐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德化县: 掷笔峰“在大林寺北。相传晋慧远制涅盘经成,掷笔于此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2九江府:掷笔峰 “有泻油定心石,上有文殊岩,下有十八贤台。慧远与同社诸贤

  • 白堂山

    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三十五里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8蒲城县:“白堂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,《旧图经》曰:山之前,秦白起立寨之所, 因以为名。”

  • 麻寨冈

   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十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英德县: 麻寨冈 “唐末黄巢犯境,有虞夫人者,率兄弟及乡人拒巢于此”。在今广东省英德市西。相传唐末乡人于此拒黄巢。

  • 多蓬县

    唐置,属抚水羁縻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中州中里西北。属抚水州。元废。

  • ①春秋时齐邑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年 (前532),“桓子召子山,私具幄幕、器用、从者之衣屦,而反棘焉”。杜注: “棘,子山故邑。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。” 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

  • 永泰市

    ①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永泰镇。北宋于此置永泰镇。②即今江西德兴市西南永太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德兴县:“西南有永泰巡检司,废。”即今江西省德兴市西南永太。元初置酒税务。明初置巡检司,洪武十五年(1382年)

  • 天王险寨

    在今湖北随州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随州“铁岭寨”条下:“北八十里有天王险寨。正德中刘丙擒贼于此。”

  • 平盖山

    ①在今四川南溪县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南溪县有“平盖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3叙州:平盖山“在南溪县西十五里。分二山九陇,惟平盖一山特出众山之上,山顶圆而平,故曰平盖山。一名牛心山。一名玛瑙珑。汉解

  • 新丘儿

    即今辽宁阜新市东北新邱区。产煤。清光绪末已开采。旧京奉铁路有支线自厉家窝铺达此。

  • 梗阳城

    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清徐县西。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 中行献子梦中 “见梗阳之巫皋”。昭公二十八年 (前514),“魏戊为梗阳大夫”。皆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