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浑河

浑河

①即今河北永定河。元、明时称浑河。《元史·河渠志》: “浑河,本卢沟水。” 《明史·河渠志五》: 桑干河 “曰卢沟河,亦曰浑河”。

②即小辽水。古称辽水。今辽宁省东部辽河支流浑河。满语称瑚努呼河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东京辽阳府: “浑河在东梁、范河之间。” 浑河发源于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滚马岭,经抚顺、沈阳西南流,至海城市西北三岔河处与太子河汇合,至营口市附近入辽东湾。

③即今吉林西北、内蒙古东北之霍林河。《辽史·圣宗纪》: 太平元年 (1021) “如浑河”。即此。


(1)古水名。即今北京市、河北省境内的永定河。原名卢沟河,元、明以后因河水浑浊,又名浑河。元自麻谷(今北京市石景山北)以下分为两派:一派流至通州(即今北京市通州区)合白河;一派南流至武清县(即今天津市武清区西北旧武清)东合易水。明以后东派淤塞,南派屡经决徙,或西南流入新城县、雄县,或东出固安县、永清县。清康熙三十七年(1698年),进行整治,疏浚河道,修筑堤防,改道由固安县、永清县之北出三角淀,流至天津县(即今天津市)西沽,定名为永定河。(2)桑干河支流。在山西省北部。源出浑源县恒山北端西麓,西流到怀仁县新桥镇附近入桑干河。长105千米,流域面积2060平方千米。上游建有恒山水库。(3)古称辽水、小辽水。在辽宁省东部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“浑河在东梁、范河之间。”原为辽河支流,1958年将外辽河堵截,使辽河与浑河分成两个独立入海的水系。因水势湍激,泥水混流而得名。今水澄澈,遇涨则浑。源出清原满族自治县东滚马岭,西南流经抚顺、沈阳、辽中等市县,到海城市三岔河附近纳太子河,顺大辽河南流,经大洼县田庄台于营口市附近入辽东湾。长415千米,流域面积2.54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87.9米3/秒。支流有苏子河等。上游河床陡峻,中、下游地势低洼。建有大伙房水库,以拦蓄洪水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原县

    ①秦置,属济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二十五里张官店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项羽北击齐,“北至城阳,田荣亦将兵会战。田荣不胜,走至平原,平原民杀之”。即此。西汉为平原郡治。东汉为平原国治。北魏为东青州

  • 茂州

    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会州置,治所在汶山县 (今四川茂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32茂州: “以茂滋山为名。” 按 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、《舆地纪胜》、《方舆胜览》 均作茂湿山。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四

  • 鹅毛口支线

    从今山西怀仁县西北至鹅毛口。长9.5公里。为同蒲铁路支线。日伪于 1945年修筑。次年被拆除。

  • 翁同龢墓

    在今江苏常熟市虞山西北部白鸽峰。翁同龢 (1830— 1904) 字声甫,号叔平。江苏常熟人。咸丰状元。光绪帝师傅。支持康有为变法维新。光绪二十四年 (1898) 慈禧太后将其革职,令回原籍。三十年卒

  • 阿拉河

   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,乌第湾之阿拉河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作“阿拉必拉”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3:阿拉河“在玛呢噶河西,北入海”。

  • 兴化军

   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改太平军置,治兴化县(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古邑)。八年(983)移治莆田县(今莆田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、仙游等市县地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为兴化路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

  • 抚彝厅

    清乾隆十八年(1753)置,属甘州府。治所即今甘肃临泽县西北蓼泉乡。1913年改为抚彝县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年)置,治所即今甘肃省临泽县西北旧临泽。1913年改名抚彝县。

  • 焦作镇

    即今河南焦作市。原为修武县地。产煤。清光绪年间,英商创办福公司在此设厂,用机器采煤。民国时,又与华人创办的中原公司联合组成福中公司,形成著名的煤矿区。1956年设焦作市。

  • 董家寨

    北宋置,属火山军。即今山西河曲县东董家庄。后废。

  • 忠信水

    即今广东连平县东南忠信河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 忠信水 “在连平州东三十里。源出九连山,南流经忠信司前,由夹江抵河源县界入新丰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