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瘴堡
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南、大渡河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: 消瘴堡 “在司南,与避瘴山相近。《志》 云: 司南抵大渡河,旧有文武、消瘴、香树、黑石、流沙等堡,为戍守处”。
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南、大渡河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: 消瘴堡 “在司南,与避瘴山相近。《志》 云: 司南抵大渡河,旧有文武、消瘴、香树、黑石、流沙等堡,为戍守处”。
即逡遒县。治所在今安徽肥东县东二十里龙城。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肥东县东,属九江郡。三国时废。西晋复置,改“浚”为“逡”。属淮南郡。东晋咸和间废。(2)东晋侨置,治今安徽省宣州市北,属淮南郡
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北东岸镇。清光绪《茂名县志》卷2:“北之西七十里东岸墟。”
又名秦栈。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。即褒斜栈道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斩范中行之途,栈道千里于蜀汉。”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汉王之国,良送至褒中……因说汉王曰:‘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’。”皆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
北宋政和六年 (1116) 改颍州置,治所在汝阴县 (今安徽阜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阜阳、太和、颍上、临泉等市县地。《宋史·高宗本纪》: “兀术及宋叛将孔彦舟、郦琼、赵荣等帅众十余万攻顺昌府。” 即此
唐置,在今山西清徐县东三十里同戈站村。《旧唐书·昭宗本纪》: 天复元年 (901),“(氏)叔琮长驱出围柏,营于洞涡驿”。即此。后讹为同戈驿。唐置,在今山西省清徐县东。
又作夥尔彭他吗。在今西藏巴青县西北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见清乾隆 《西藏志·外番》。
元置,属管番民总管。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西北罗路村。后废。又称罗那州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罗甸县西北罗路。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后废。
在今广东连平县东南茶亭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长宁县:牛神径“在县东,接和平县界。亦戍守处”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牛神径隘“在连平州南十里茶山”。
在今云南禄丰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): 星宿江 “源出罗次县北百花山,与河曲分界处,南流经禄丰县北,与金水河合,曰星宿江。又南流至易门县西北,曰九渡河。又南流与易江水合,曰绿汁江”。
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金塘岛西北隅之沥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波府定海县: 烈港在“县西北五十里。东出海近金塘山。嘉靖三十一年贼汪直……移泊于此。地形曲折,进剿为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