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洋隘
在今浙江文成县西北二十四里朱阳乡驻地淡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青田县: 淡洋隘 “明初刘基言,温、处之间有地名淡洋,僻绝岩险,民多负贩私盐,萃逋逃为梗,宜设巡司涖之是也。今有淡洋巡司,洪武五年建”。
在今浙江文成县西北二十四里朱阳乡驻地淡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青田县: 淡洋隘 “明初刘基言,温、处之间有地名淡洋,僻绝岩险,民多负贩私盐,萃逋逃为梗,宜设巡司涖之是也。今有淡洋巡司,洪武五年建”。
即今黑龙江省林甸县。清末 《黑龙江全界地图》: 齐齐哈尔东南有林甸。1914年设林甸设治局于此,1917年改为林甸县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黑龙江省林甸县: “县市旧名大林家甸,市街周围宽五里
1914年依前苏州、常州两府、通州直隶州辖境置,属江苏省。治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江苏常州、武进、宜兴以东,常熟、昆山、上海以西长江南岸地区及江北泰兴、靖江、如皋、如东、南通等市县地。192
在今湖南祁东县附近。旧属祁阳县,明曾于此置巡司。
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通江县析置,治毛浴镇(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毛裕乡)。1935年2月废。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由四川省通江县中心地带析置,治毛浴镇。1935年红军北上后撤销。
①北宋置,属光泽县。即今福建光泽县北大银厂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邵武军光泽县与《宋史·地理志》 邵武军光泽县均有太平银场。②北宋置,在今江西南丰县西南白舍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6建昌军:南丰县有“太平”银
在今山西天镇县西北榆林口村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 榆林口 “在天镇县西北三十里。东西五十步,墙高二丈五尺。相近又有砖磨口、水磨口”。
在今安徽来安县东北六十里,与江苏省交界处。集旁原有古塔一座,名曰白塔,传为三国吴赤乌元年(238)建。后遭雷击,毁其半,故名半塔。集亦以半塔为名。1940年3月新四军第五支队曾在此击败国民党韩德勤部的
①西汉惠帝置,属右扶风。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穆家村附近。西晋废。②北魏改东安陵县置,属渤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吴桥县(桑园镇)北十五里南运河东岸安陵村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置
即曲河店。今河南邓州市西北二十八里文曲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3:清咸丰七年(1857)二月,“众皆感奋,期翌日复战于文曲集”。
在今广东南澳县东南,一说在潮阳市海门镇南。 元陈 《通鉴续编》 卷24: 南宋景炎二年(1277),“六月,帝舟迁于潮州之浅湾。……九月,大元索多援泉州,张世杰帅师还浅